兩溪匯流口的東模故登山口 |
☞ 行程資訊
- D0:新店捷運站出發→哈盆古道登山口紮營
- D1:04:00 登山口出發→哈盆營地遺址→東模故山東北稜→1183峰西鞍營地 (預計17:00)
- D2:05:00 營地出發→南勢溪H920M起溯點→南勢溪H1070M紮營
- D3:05:00 營地出發→南勢溪H1210M→松蘿湖→南勢溪H1210M→棲蘭池
- D4:06:00 營地出發→棲蘭山→大小情池→巴柏庫魯山→明池
教授、阿良、曉芬、Zita、Abby(共計5人)
☞ 裝備
四日行程裝備、安全帽、溯溪鞋、雨鞋、六米長扁帶、兩個大D、一條2米普魯士繩、爐頭、
瓦斯罐、四日份糧食和行動糧、水袋或寶特瓶。
☞ 公裝:
- 阿良 - 15米主繩一條、外帳兩頂、營釘、營繩
- 教授 - 山刀、短鋸、15米主繩一條、外帳兩頂、營釘、營繩
- Abby 營火的火種(8次營火的份量)
個炊,以簡單食材為主。
我的菜單----------------------------------------------------------------------------------------------------------
- D1. 早/麵包 午/香菇高麗菜飯 晚/青花菜肉燥麵
- D2. 早/麵包 午/筊白筍臘腸飯 晚/高麗菜青蔥香菇麵
- D3. 早/稀飯(皮蛋、肉鬆、豆皮) 午/青花菜香菇飯 晚/高麗菜青蔥香菇麵
- D4. 早/稀飯(鹹蛋、肉鬆) 午/香菇臘腸飯 晚/泡麵(預留)
總計/4次飯 2次稀飯 4次麵食 4顆水果(一天一顆)
行動糧食/葡萄巧克力、小魚乾堅果、檸檬鹽糖、咖啡、茶包。
不希望吃泡麵,中午喜歡吃飯跟蔬菜,覺得可以補充營養有更好的體力,晚餐不用多肚子能飽即可,雖然離輕量化還有差距,透過一次次的經驗,希望能更精準掌握關於食物的部分。
之後有登山夥伴跟教官給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可以參考看看。
- 飯類,除非是乾燥飯不然中午應該沒太多時間煮。
- 午餐:吃麵 可補充水及熱量,且速度較快,晚上吃飯。
- 早上吃稀飯的話~可以前天晚上吃飯,留下一些白飯,這樣子可節省瓦斯燃料及炊煮時間,還可以減少廚餘的問題。
- 儘量不要帶糙米,因為比較耗費時間與瓦斯。
週三分成兩隊不同時間點出發,一隊(教授、曉芬、Zita 共 3人)是下午16:00集合18:00起登,另外一隊(阿良、Abby共 2人)下班後19:30集合21:30起登,由國偉還有王董分別不辭辛勞,送我們兩支隊伍到達登山口,我們真的真的非常感謝,在福山派出所填入山登記時,警察大哥很驚訝這麼晚還要入山,不停的叮嚀注意安全,要我們只要一下山都希望給通電話給他們報安全。
我跟阿良21:30分左右從哈盆古道登山口出發預計走10k,希望00:30分能到達哈盆遺址會合,我們都是第一次走哈盆古道,但阿良功課做得很足,路上沒有迷路也沒有休息地不停趕路,夜色很好月亮很亮,第一次到哈盆古道竟然就摸黑,無法看見全貌實在有點可惜,也是我第一次摸黑走那麼長的山路,漆黑的古道偶而有螢火蟲飛舞,偶而到達空曠處還能看見迷人的月光為我們照亮路徑,南勢溪蜿蜒的水聲時遠時近的一直陪伴在右,其實只要不想後面有什麼心裡其實倒也不害怕,路上還遇到4個獵人正在打獵,獵槍的聲響穿透山林,煙銷味撲鼻而來,獵人頭上的探照燈好亮,照射到眼睛時到讓人一度以為眼睛快瞎了,教授後來提到,如果遇到獵人不要詢問太多,以免聊到不該聊的,這樣對自己比較安全。
要橫渡的溪流(可能太害怕,手抖以致照片模糊,請見諒。XD) |
真的很黑很可怕。 |
經過了幾次崩塌路段與過溪路段後,最緊張害怕的是渡過比較湍急的露門溪,湍急的水流聲與黑不見底的溪流,而且要橫渡的溪流處還有不小落差,第一次在山裡心中浮現一股恐懼感,自己的腳也沒有阿良長,稍微踩一下還能站到石頭,結果咬著牙慢慢謹慎地踩好溪水中地腳點過河,無奈雨鞋裡面還是全部都進水,襪子也都全濕,雖然有準備一雙備用襪,但還是大大影響了之後走路的心情與速度,為了先到宿營點沒有更換襪子,於是腳底一直摩擦非常不舒服。之後詢問教授才知道,原來要往前繞多一點,到達地勢平坦水流平緩處過溪是比較安全的,但最好還是不要晚上過溪,這具有一定的危險度。
☀☁ D1:哈盆營地遺址→東模故山東北稜→1183峰西鞍營地
到達紮營點後,我們以為先到的夥伴已經熄燈入眠,於是跟阿良快速地搭起A式帳,鋪好地布,換下滿身是汗的濕衣服,穿著乾爽的衣服趕緊入睡,深怕隔天起不了床,溪流湍急的水聲與突然劇烈發作的牙痛,伴著我醒醒睡睡的一晚。隔天天色漸亮醒來才發現原來隔壁不是夥伴,而是一位紮營阿伯,難怪外帳會有食物的垃圾,印象中教授不可能允許垃圾與廚餘亂丟,以免引來其他動物誤闖。
在哈盆古道9k處右側有平坦處紮營。 |
往下走沒幾步就是這樣的風景,非常美麗。 |
清晨的南勢溪,僅僅只有上午的晴朗天氣,之後就開始陰雨不斷。 |
聽阿伯說後面還有營地,阿良先過去探路,找到教授一行人之後,便約好在9k過快到10k處有一路條,從那邊開始下去後開始溯溪渡河,在那邊會合。渡河地點位於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下方不遠處,教授等人已經在溪的對岸等待我們,背著重裝光著腳丫一步步地過河,我因為習慣不使用登山杖後所以這次沒帶(後來在山上撿了一隻甘道夫魔法杖,下坡時還犧牲了3/1段),結果一路上很多地方其實還蠻需要的,這點實在失策,光著腳丫踩在佈滿大小石頭的溪床上,偶而會遇到高低落差、偶而會遇到湍急水流處都踩的戰戰兢兢,深怕一不小心整個人滑進溪流裡,一上到岸兩隻腳丫被石頭頂的紅紅痛痛。教授提醒我們,以後過河可以將襪子脫下,穿著雨鞋過河比較好,這樣才可以保護雙腳不會受傷也比較能站穩,並且不會雙手為了要提鞋子而無法及時反應,雨鞋進水倒出來即可,乾的很快,另外拿著登山杖的那一側需頂住溪流上游處,這樣比較可以穩定身體平衡,果然很多小事看似沒什麼,其實都是一點點的經驗與思考去累積的。
從最遠端開始光腳丫溯行到左岸。 |
兩隻光腳丫被石頭頂得紅通通,大自然的腳底按摩才是王道。 |
整裝中的大夥,教授直接穿泳褲,超方便。 |
沿著天然溝渠走進。 |
佈滿蕨類植物,再次重新開路。 |
探勘的路線。 |
教授要我們觀察山友跟獵人路徑的不同。
|
接著當然是看地圖時間啦,我跟阿良先找出自己在地圖的位置,覺得沒問題交給教授後,被吩咐到旁邊50公尺內找是否有路徑,這種感覺好像有種交考卷的感覺,一整個很緊張,雖然還是又找錯自己的所在位置,但這次的經驗讓我重新複習了好多好多,經驗值應該有增加不少。
獵人開路時砍出來路徑的痕跡。 |
公佈答案中 |
40分鐘後到達870m處,大家開始準備吃午餐,看天氣還算不錯,於是先將昨晚睡覺時的外帳地布拿出來曬乾,邊曬的同時大家開始烹飪美味的午餐。
架設主繩,曬乾地布跟外帳。 |
我的午餐,青花菜肉燥麵。 |
Zita學姊也帶著新鮮蔬菜上山。 |
教授的雞蛋破掉了,於是趕緊分給大家吃一吃,以免變成臭蛋。 |
午餐煮麵果然非常快速,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午吃飯,休息時間也不算太匆忙,早上橫渡南勢溪時大家有取中午跟行動水,但教授的寶特瓶漏水剩下大約3/1而已,我有多取一點,於是分給教授,還好這次自己身上已經先背了2升的行動水+480ml熱水,在南勢溪又多取了1升左右,還能分給其他隊友,也不算是白背了。
午餐後天氣開始驟變,周遭開始起霧。 |
終於到達東模故山頭了,這邊沒有任何標示,裝可愛的我們跟樹上教授多年前來爬山時綁的塑膠繩合照。 |
被蜘蛛咬一口的Zita擦藥也吃了口服藥以防過敏反應。 |
原本以為霧雨一下就過,但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還越來越大。 |
從哈盆口到登山口開始的行進記錄。 |
終於在18:00時到達1183峰西鞍營地,天空雨勢時大時小,大夥努力著將外帳搭起,雖然穿了雨衣但是行進時的汗水早已讓全身衣服濕透,身體這時候非常的冷,開始有點呆呆的站著,好想趕緊換上乾衣服,有種快失溫的感覺,感謝其他夥伴非常積極的搭帳篷,我當小小幫手,這時很能體會學長教我們搭帳篷時說的玩笑話,當凌晨一點還在搭帳時又濕又累時,那樣的心情現在完全體會到了。
A式帳,先將一邊撐起,以便躲雨還仍煮晚餐。 |
終於換上乾衣服烹飪暖呼呼的晚餐,因為天色已黑,教授不建議再下水源處取水,利用外帳上頭接的雨水,拿來煮飯煮行動水也夠用了,但還是有灰塵泥土跟些許味道,我加進茶包裡蓋掉味道也還不錯,但地上全部是泥巴,大家行動上都非常麻煩,一不小心便會沾到地上泥土,得一直小心翼翼地移動著。
阿良還幫大家到外帳的另一頭挖好排水溝渠以便排水,這樣晚上再怎麼雨大都不會淹水進到帳篷裡,鋪上地布仍然可以感受到地上泥巴的軟爛冰涼感,還好鋪上睡墊、睡袋後再加上一件外套鋪在背部,感覺好多了,但整晚時大時小的雨勢仍然讓我憂心,擔心明天的溯溪是否會有危險、今天的濕冷感一度讓我冷到呆掉,明明平常沒有很怕冷的,一想到明天又得穿回溼冷冰涼的整套衣服就不舒服,種種的憂慮伴隨著疲憊,時睡時醒的也到天亮了。
☁ ☂ D2:1183峰西鞍營地→東模故山東北稜→哈盆溪與南勢溪會流口→哈盆營地遺址→哈盆登山口→ 烏來→Sweet Home
阿良第一次煮番茄飯就上手,香甜美味超開胃。 |
我的晚餐,臘味香菇青花菜飯,水有點多,但沒燒焦,還不錯吃。 |
☁ ☂ D2:1183峰西鞍營地→東模故山東北稜→哈盆溪與南勢溪會流口→哈盆營地遺址→哈盆登山口→ 烏來→Sweet Home
阿良跟教授協力收外帳。 |
地布全都是爛泥巴,裝備又多了一些重量。 |
早上的雨勢暫停,似乎有轉好的趨勢,但教授看著右方的烏來哈盆方向,感覺那頭的天氣似乎會轉好,但是南勢溪宜蘭方向則是不太妙,於是決定走原路回到哈盆古道後直奔登山口下山,因為若是繼續下雨,大家全身濕搭搭的溯溪很有可能會失溫,於是以安全最為考量決定下山,其實隱約感覺到教授其實很想繼續前進,因為他提了好多次怕大家失溫才下山的這一段話,不知道是怕大家失望而說明,還是如何,但我很贊成這樣的決定,因為怕自己的能力不夠會拖累大家,另外從來沒牙痛過的我,從前晚的劇痛到今天起床時牙床變的紅腫,一碰到很痛(下山後看醫生,直接抽神經做根管治療),頓時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回家後隔天生理期提前來到,一整個好家在,要不然我一定會成為其他隊友的負擔。),接著起床時覺得睡袋裡面有東西,一抓竟然是長腳蜘蛛,還被咬了一口,有擦要加上口服抗組織胺,(但下山後的隔天臉部跟身體開始過敏發癢,我的過敏反應被登山又一整個挑起),種種不順的狀況加上氣候,始終讓我擔憂,但沒有表現出來以免影響大家的心情,所以決定下山時真的有種鬆口氣的感覺。
11/07 回程的航跡,前半段關機忘記開啟。 |
這兩天感受教授的辛勞,開路之外還要不停教導我們,有耐心信心地相信我,必要時還要大喊口號讓我們堅持下去,縱使已經很晚了,還是要溯到哈盆溪跟南勢溪口處讓我們感受到溯溪是什麼感覺,一路上不停的複習中三階的課程-地圖判讀、叢林穿越、宿營實務、重裝訓練與溯溪技巧。最後一段10k哈盆古道讓大家都筋疲力盡,其實感覺教授也累了,大家肩膀都不是肩膀、腳也不是自己的腳,背上的重裝因為濕透的背包跟溯溪鞋,還有一些濕透的裝備早已經不知道增加多少重量,行進的雙腳也都被濕透的襪子折磨,連行進水都瀕臨缺水狀態,但是大家還是努力的走到了登山口,實在太有毅力了。
這一次的經驗真的學到很多很多,這也許是登山最真實的面貌,很感激在我開始密集登山的初期就遭遇到,感覺自己能力真的非常不夠,有點失去信心但也知道自己到底缺了哪些,重新思考了關於登山的種種,“山”仍然會繼續爬,但安全知識與技能會更加注意與不停止學習的。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