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瞭解家鄉的一種生活方式。
最近去聽了一個小講座,在信義學堂,主題是-節氣與環境-跟著節氣吃好食,由洪震宇先生主講,講座是免費入場的而且場地很不錯,當時會想去聽主要是因為買了”樂活國民曆“,這本書非常好看,依照舊的農民曆,依據三位在不同的專業領域(氣象、命理、生活美學)與研究的老師共同撰寫,他們感覺雖然農民曆是大家常常會使用依照而行的書籍,可是畢台灣與當初農民曆依據黃河流域緯度所制定的內容有著不小的差異,而農夫們也有著一套以經驗寫下的農民曆,於是將主要對象設定為一般生活者、消費者,希望能讓大眾更加瞭解氣候的變化、24節氣代表的是什麼?如何跟著節氣去生活、飲食、消費與旅行,能達到重視在地食材、降低食物的旅程碳排放,樂活環保的意義。
因時因地因人來規劃一本以一般生活為對象的「國民曆」。我們形容這是一本「天地人」的生活之書:「天」,是在氣候變遷的趨勢下;「地」,是指從台灣地域特色出發;「人」,則以一般國民的實用角度,探討如何飲食、旅行與開運養生,跟著節氣過生活。~by 樂活國民曆
樂活國民曆 |
一場講座聽下來感覺非常有趣,獲益良多,這種感覺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有,而且還是對照當下的時節閱讀,看著老媽最近從菜市場買了什麼菜,跟她討論最近哪樣水果最對時(台語),老天爺最近的天氣在玩啥把戲,這樣的生活對照非常好玩,就開始不只顧著吃,還可以知道這時節為何會出這類蔬果,哪邊出產的最好吃適合哪一種料理,還有哪個時節在哪邊有怎樣的文化旅遊活動,越來越能感覺到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真實感,生活感。
演講中洪震宇老師用他在台灣到處旅行的經驗,品嘗的美食來談,像是”潤餅“,北中南的差異就很大,食材的運用也各有風味,而台灣地形也造就各有特色屬於當地作物,黑潮從哪邊來,為什麼會有九降風?烏魚哪邊來的?什麼時候在哪裡捕獲的烏魚子最美味?這些都讓我更瞭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感覺更加貼近,日常生活中所品嚐的美食,經歷了多少變遷、文化,這都非常非常的有趣。而洪震宇老師最近也規劃籌辦了幾個小旅行,希望能用不同的方式讓大家更能感受在地的文化、特色等等,老師說到最近他去美濃、甲仙、小林村,希望能在當地發掘出更多的在地特色,而不是來到此地買買紀念品、吃吃喝喝就離開了,可以賦予更多的當地特色、生命化、製造驚喜感,這樣的感受會引起更深刻更多的瞭解,進而產生更多的珍惜與尊重。
旅人的食材曆 |
推薦幾本自己必買的雜誌
鄉間小路 | 農業生活月刊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
一年12期。
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by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每一期的封面都好可愛(由王春子畫的,很喜歡這種簡單的插畫),內容也都非常扎實,可以知道當季的食材蔬果來源與產地,適合怎樣的料理與保管,在地生活的種種,我覺得不只家庭主婦必備,每個台灣人都該有一本才是呀。:D
GREEN 綠雜誌
在我的心目中,「綠」無須是一種信仰,
但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習慣。
一年6期。
以前一直以為這是一本建築雜誌,後來仔細看過後,發現非常值得一看,每一期的主題都非常有趣,內容也都非常多元國際化,雖然偏向環保、綠能,但可以對於自身的環境有更多的認識,例如:你知道吃下的食物,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日韓有四成多,英國高達七成,每一口食材是由台灣自產的含量有多少呢?這是一見很重要的事,因為如果過於仰賴外國進口,那國際物價波動、缺貨都會對於國內供給影響非常大,再來是就業問題,如果只以商業、工業為主,農業一直處於弱勢被淘汰的局面,那台灣將來的糧食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的。
ps:這本雜誌的編排設計與攝影都非常的優秀,也是吸引我的很大因素。
每次閱讀這些相關的書籍雜誌,就感覺與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更加親近與瞭解,也能瞭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在做些什麼,有人會說瞭解這麼多幹嘛?只是我覺得這是生活的一些小常識、小樂趣、會讓妳的生活眼界轉移到更多不同的層面上去,這樣當你在面對很多事情時,也許能多一些觀點,多一些更正確而不隨人群盲目起舞的某些事情,旅行時不再只是美食吃一吃、拌手禮買買就回家了,其他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然後人生就過去了,反正都是生活,何不精彩有趣一點呢。: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