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談。菜市場美學。


劉克襄。談。菜市場美學。

上上星期六的傍晚,手忙腳亂的趕到位在永和的小小書房,準備聽劉克襄老師的講座,主要原因是講座標題為-「劉克襄談:生活.漫步與散文書寫」也許是念念不忘去年參加文學營時,無法聽到老師講課的遺憾,於是一看到訊息,就趕緊報名,深怕報不上名,會在心中埋下殘念的種子,越積越多實在有害身心呢。

原本想偷懶,外頭天氣寒冷,又盡情的埋頭於設計的快感之中,於是在最後的時刻,還是出門去了,一到小小,有些人都已經就好位了,時間差不多開始時,環顧四週果然有位子都幾乎都座滿了,深知自己個子矮小,於是坐到最前方以便好好的聆聽與觀賞,於是劉克襄老師就開始了今晚很特別的一場講座。

很欣賞很喜歡劉克襄老師,但說真的並沒有看過他很多的作品,事實上只有一本,就是「11元的鐵道旅行」,還有文學營時以及南村落的活動,老師帶領的認識艋舺青草巷,就非常的欣賞他,因為老師俱備了一我個人可以稱之為偶像的必備條件,善良、謙虛、誠懇、平實,將才華化為實際行動。在這個世界上,誰有這些部份,就是值得學習的人,我統稱為偶像。老師的書中以一種很簡單的方式,用自己的話與觀點,描繪出眼前的視界,在”11元的鐵道旅行“裡,每一個車站都有人味在裡面,這使得那一個車站或是景色,賦予了獨特的故事與味道,我想其實如同攝影作品般,每個作品一開始只對作者而言有意義,有故事,但如何將那樣的一個故事,用細膩的文字與獨特的觀點甚至是美學的呈現,這都與作者的個性、觀念、智慧、內涵甚至到習慣都有極大的關連,如何真實的傳遞、連結、觸動到觀賞者的內心,這些都是一種累積,一種由內而發的,有人說交朋友,只要看他的朋友群是哪一類,就會知道真實的他她是如何,反之,觀看作品,多多少少也能看出個端倪來的。



曾經在劉克襄老師BLOG的裡他提及到:把野外觀察當成最終的生命價值時。這句話也撼動了我的小小心靈,在當今這個社會裡,人人都把名聲、權利、金錢當做人生目標時,這位如此有名的作家,選擇了一個這樣的生命價值,讓人真的很感動,而他在做的每一件事,也都的確是如此,閱讀著老師的文章,聽著老師所說的話,看到他所做的事,似乎也在激勵著自己的心,有時候面對社會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善惡總是在心裡交戰,我也堅持有所為,有所而不為,但難免會有挫敗感,有這樣一位前輩,能讓我更堅定,更努力的想前往自己的夢想所在呢。

課堂上老師說到,他一直來到小小的路上,還在思考改講哪個題目,但是當他走進小小時,經過了一個市場,他就挑選了一個這樣的主題“菜市場美學”,我想我可以理解,因為當我第一次走進小小時,也被必須經過的菜市場給嚇了一大跳,還以為自己走錯路,沒想到當白天經過時,更是讓我驚訝這個市場的繁榮與多樣化,每個禮拜去小小時,我總是很喜歡經過這個市場,總是不停張望著四方,每次也都發現很多好吃又便宜的平民美食,改天可以來介紹介紹,接下來回到正題。

劉克襄老師介紹了台灣很多不同地方的市場,也說到每個市場的所在地不同,所呈現的模樣以及販售的東西,也都有極大的差異,老師很喜歡埔里、新竹、台東的傳統市場,有的市場因為靠近山邊,有的則是融入了各個不同種族的文化,例如台東市場,靠近舊火車站那邊,那邊的菜色就很多元,有原住民、客家人、平地人的傳統菜色,甚至這些市場有的還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沒想到如此一位有名的作家這麼喜歡逛市場,想一想另外一位作家“舒國治”平時也是喜歡在大街小巷穿梭,我想也許就是這麼平凡的事物,隱藏著更多令人喜愛的面貌與細節,也使得現今在大街小巷的閒逛也流行了起來,每每參加南村落的活動,原本報名人數都控制在三、四十人以內,卻場場爆滿,李清志老師還開玩笑說,每次帶活動,都會有人說是中國團在觀光,常常讓他啼笑皆非。



老師在課堂上提到關於菜市場的個體戶,所謂的個體戶就是指在市場的入口,或是邊邊,會有販售著一些蔬菜野果的婦人們,量都非常小,那一類的個體戶是最有趣的,他們常常販售著市面上不常見的蔬果,而且很多都是自己種植的,而且幾乎都是大家肩並肩的一起販售,也許這樣比較有安全感,在北部警察比較容易抓這一類的個體戶,可是在桃竹苗以下,有的反而形成了一種文化,甚至是家族事業,在大溪市場往內走去,馬路中間會有很多婦人肩並肩背靠背,蹲坐在一起,有時候旁邊會空出來,那是因為今天有誰沒來,可是位子也不會被搶走,大家很有默契,有的媽媽還會傳給女兒,或是傳給媳婦,這些都非常讓人感動,也感覺很有趣。

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談到,老師希望大家多去傳統市場,多去跟個體戶購買,因為當你走進大賣場時,每一類的蔬果常常都一大卡車,那些都是在山上大量種植,一卡車一卡車運下山來販售,當某一物種過份的大量種植,那其他的物種就會被忽視,甚至是滅絕,這看似很無心的舉動,卻影響了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我想到前一陣子看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這部電影令我一直艮艮於懷的一段情節就是”復活節島“,原本以為那邊只是一個古文明的滅絕,但它提到復活節島文明會滅絕的很大原因,竟然是因為環境的破壞,『今日的復活節島樹木稀疏、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一片荒涼的景象。但在玻里尼西亞人剛剛抵達該島之處遠並非如此。通過對復活節島的池塘與沼澤地沉積層鑽孔取樣的花粉分析,復活節島曾經被由喬木、灌木、蕨類植物、草本植物組成的濃密的亞熱帶闊葉林所覆蓋,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為植物生長提供了理想養料,這裡是一個自然生態的天堂。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為了給糧食作物開闢種植園、為了建造船隻出海獵取海豚、為了運送與豎起石像、越來越多的樹木被砍倒。』~以上節自wiki百科。

這段活生生的歷史,真的讓我很震驚,所以對於老師所提到的,深感認同,老師也常常會購買不常見的蔬果,然後去找它的來源、歷史,市面上常見的蔬果雖然甜美,但農藥問題、基因改造與大量栽種所產出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老師也提到,花蓮縣政府現在為了觀光,把每些路段教育改造成花海,可是那些花有什麼用處,除了吸引了些許遊客,真正的經濟效益不大,油菜花反而多好,又漂亮,也不會有蟲害,能吃也能肥沃土壤,吸引蝴蝶,難怪近期去花蓮,看到都是波斯菊花海,雖然漂亮,總覺得這不是花蓮的特色,我還真的比較喜歡油菜花,總而言之,為了環境的生長平衡,資源的利用,在吃進每一口食物與購買每一個產品時,還是要多思考,因為每一個舉動或是選擇都代表了你的默許與讚同,那真的是很重要的。

因此對於節約資源,聰明的消費甚至到有智慧的去判斷,真的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所以就從自身周圍開始做起吧,也謝謝劉克襄老師的這次講座,更明白自己可以從哪些地方,為了自己也為了地球,從現在馬上開始做起吧。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