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軌跡--引導式創作坊】
第四週 南洋姊妹的大本營--南洋姊妹會
這是第一次機會聽到關於新移民比較深入的座談,以往都只有在新聞或是電視節目上看到,所以這次還蠻開心能夠聽到如此深入的講述,講座是由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小姐,她也是一位來自泰國的新移民,從內向害怕接觸不熟悉的移民環境,每天待在家中也步太與人交談中,到參加新移民的活動,甚至變成現在的南洋姊妹會的秘書,中間經歷了很多過程,有開心快樂也有更多的抗戰與艱難。
南洋姊妹會侍從南部高雄開始的,一直到現在的北中南都各有分會,這也代表著台灣新移民的入住人數越來越多,文化與政策上的改變也是越來越明顯而必須。會後我對於有在座朋友提出的問題比較有個人的想法,我認為不管政府有釋出多少資金去贊助,都比不上文化或是政策上的幫助來的重要,每一個國家對於新移民,老實說我覺得都不是很有善的,甚至連進步的歐美各國,對待新移民的方式與政策都是缺乏人道的,於是乎很多人常常得出去坐移民監,財力與考試也都常常不是很合乎邏輯,所以這是各國都必須改善的部份,但是當政府提出再多的補助時,對於新移民有更多的幫助嗎?就像是限制一個人的行動自由,卻可以給她錢,這是一種很奇怪的邏輯,我覺得政策上的些許改變是必須的,這樣能改善現在台灣越來越多家庭會面臨到的問題,我很佩服南洋姊妹們的團結精神,也相信她們能幫助更多的新移民。
只是我記得沙貓貓曾經在大會上提過,他鄉導引課程中,遇到比較困難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的新移民朋友參加,很多新移民的朋友都忙碌於家庭或是工作,比較沒辦法像本地人比較自由,每當我看到講座後,一些新移民的朋友很開心的交談著,也與講者熱情的互動,覺得她們很可愛也很幸福,能在陌生的環境遇到故鄉的朋友真的不容易,更別說得在陌生的環境生兒育女,辛勤的工作著,不知道南洋姊妹會是會主動的拜訪,或是關心更多的初到的新移民朋友呢?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而且讓更多的新移民朋友,與本地人在文化思想上的交流也能慢慢改變更多不必要的問題與歧見才是呢。
ps:聽完講座後不久,竟然就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小姐出現在電視上抗議,抗議一位教師對新移民學生的口語辱罵,她果真是位行動派呀。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