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軌跡】我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他鄉軌跡--引導式創作坊】
第一週 我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最近參加了一個創作坊,是由小小書房所辦的:
【協會活動】12.20開課!12.11號截止報名!
每週日早晨,與南洋朋友一起玩【引導式創作】!志工免費參與招募中!
要如何才能真的看見,那些在我們身上如此不同的生命軌跡?要如何才能穿越族群、階層、膚色、語言、政治上的疆線,讓不同的聲音得以彼此浮現、匯集?要如何才能讓你我的故事,在彼此的血液裡竄流,成為生命中不能被割除的一部份?要如何才能讓擁有多一些的我們明白,消蝕差異、排除、同化只會讓我們的生命更虛弱、貧瘠?決定將我們推廣創作、藝文的觸角再延伸出去的起點,來自於三年經營書店的基礎--在這個亦是資源有限的平台上,我們一直試圖改善:文化資本的被壟斷、藝文資源的不均分配,以及弱勢聲音的傳遞困境。

課程時間: 2009.12.20(日)~ 4.11(日)9:30am~11:30am
費 用:全程免費,需加入協會會員。
人數限制:翻譯志工7名:需略懂越文,中文流利之本籍或外籍人士;
記錄志工7名:需中文使用流利之本籍或外籍人士

由於自己還會拍個小照、寫點小東西,所以當然就去報名紀錄志工啦,其實主要原因也是被課程內容吸引,感覺非常的有趣,尤其是心靈寫作這一部份,而且能夠多多去了解其他國家人的想法,到台灣居住後的感覺,種種都是讓我非常興奮,於是日子一天天到來時,終於要開始了。


小小書房位在永和的復興街內,已經經營三年了,由於景氣一直很不好,而台灣閱讀的人口普遍都很低,很多人幾乎是沒有習慣購買書籍,固定閱讀書籍的,除了雜誌與小說、漫畫,甚至是某個時期會流行的類型外,賣書真的很辛苦呀,就像電影一樣吧,不是Hollywood、大製作、俊男美女、特效製作等等,其他電影真的也不太好賣,於是小小書店也經歷過一次的搬家,為了與網路書店與大型連鎖書店的競爭、折扣戰以及大環境、常常讓小書店很難經營下去,而小小書店的選書也都非常的有內涵,不會只挑選當季的熱賣書籍,或是不挑選的大量折扣促銷的方法,經歷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小小改變了些許的經營方法,並且跟當地區的社會大學合作,舉辦寫作課程,收取些許費用的讀書會,成立協會等方法,我個人覺得很棒,因為小小書店讓我覺得他們的力量雖小,在努力經營書店的同時,也能想出方法回饋這個社會,回饋當地,有興趣想要更了解小小的人,可以上他們blog看看喔,希望大家也能多多支持這樣有正面意義與力量的小店。

總共有16週的課程,以下是第一週的紀錄:
第一週 12.20(日) 我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工具:畫筆、圖畫紙、筆
共讀書目:《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是第一週的課程,帶著既期待又怕自己準備不足興奮的心情,準時的來到小小書房,已經有一位同學先到了,後來知道這位同學是從泰國來的朋友,她帶著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正在小小的童書閱讀區,慢慢的其它同學也都到了,但是原本以為人數應該更多,原來是有些同學第一堂課無法參加,正式開始時,來了八位同學(包括我),大夥坐在一個拼起來的大桌子,圍成一個長方狀,而老師則在桌上準備了蠟筆、圖畫紙、與山本敏晴先生出的第一本童書,名為: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課程一開始,老師帶領大家一頁頁的觀賞書的內容,由輪流的方式,每個人閱讀書中出現的一句內容,因此大家有機會能慢慢欣賞這本書的內容,這時從口音跟閱讀時,才明顯的發現有兩位外地來的移民朋友,一位是越南,一位則是泰國來的朋友,他們在閱讀中文時,程度上都算不錯了,只是難免有些文字不夠熟悉與認識,因此在速度與辨別上多少有點困難,但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也能夠讓她們學習更流利的中文。

書中是由山本敏晴醫師所創辦的「太空船地球號」非營利性組織所發起的一項繪畫活動,而這本書則是主要在柬埔寨所完成內容,而書裡的的主角主要都是小朋友,內容很簡單易懂,也看到很多在戰火以及貧困中兒童的困境與微小的願望,家中務農的孩子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牛」、住在垃圾山的孩子是「花」,大多數則是希望「停止戰爭」、「停止販賣兒童與賣春」、「鏟除地雷」,看著他們靦腆面對鏡頭的笑容,心中感覺到很不捨,而老師也提到每個國家的兒童甚至是大人,重要的東西都不盡相同,這跟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連。

閱讀完後,老師發圖畫紙與蠟筆,要大家把最重要的東西畫在紙上,另外一面寫上名字與文字敘述,在場的同學們大部份都不太會畫圖,我也不是那種神來一筆的人,可是不知道為何?沒有猶豫太久,就直接在圖畫紙上開始畫了起來,大約過了2~30分鐘,大家開始分享自己所繪畫的內容,由於內容很多是關於私人的部份為了避免觸及隱私,因此不加以詳述,每個人最重要的東西雖然都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是與家人、故鄉、健康有關,這些也都是一些很基本單純的願望,而且大家都很真心的分享,很讓人感動,也經由聆聽他人經驗的分享,還有在繪畫時自己與自己的思考、對談都是很珍貴的,也更清楚更了解自己與這個社會其他生活環境與經驗不相同的朋友,以下是這次課程的影像紀錄。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