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穗社 Tamuhu



去年走了趟伊加之蕃&卑南東稜,探訪拉馬達.星星(Lamata Sing Sing)家屋舊址,這次不在原計劃中,卻因緣際會之下走了一趟玉穗社,拜訪拉荷.阿雷(Dahu Ali)。這兩位是對於布農族抵抗日本殖民歷史中非常重要而且相關連的人物,非常幸運,也許冥冥中也有些緣份,都能順利平安地造訪。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拉馬達.星星(Lamata Sing Sing)&拉荷.阿雷(Dahu Ali)、大分事件等關於布農抵抗日人的歷史資料,都非常豐富精彩,建議多先了解一些會對這條路線更有感覺。這條路線的紀錄跟時間點,網路上都有也不贅述,單純紀錄一些覺得可愛的小事與分享找到的歷史資料。(似乎還是越寫越多...)


|路線行程

中之關 > 荖濃溪 > 溪邊營地 > 玉穗社 > 多尾蘭山 > 拉庫音溪 > 三溪匯流口上稜營地 > 南橫公路 > 天池(O型路線)


【關於玉穗社】
拉荷.阿雷在大分事件後,開始積極準備離開大分避難,因為他覺得日警很有可能會找機會報復,直到第三年才跟兒子找地順便打獵時,因為追逐受傷的水路,從東邊越過中央山脈一個叫做Tinkamuzutan的鞍部(Tinkamuzutan的意思為因為風很大,必須彎腰行走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口。),下到溪邊一片肥美的土地 玉穗社(Tamuhu),拉荷.阿雷在這邊做了一個吉夢,夢見堆積如山的小米還有成群奔跑的小孩。預兆了豐收和繁衍,等不及3年的預耕試種就開始加快腳步準備遷徙,也成為布農族人拉荷.阿雷(Dahu Ali)對抗日本的最後根據地。

玉穗社(Tamuhu),網路上大多將Tamuhu(徐如林與楊南郡音譯為-塔馬荷)布農語解釋為「渾圓的東西」、「露珠」等意,玉穗山南麓山形圓潤如露珠,因此得名。另外一種解釋為因日文發音不準,所以唸成Tamahu,Tamuhu原意跟mamuhu有關,意為坡地很陡,走路上去腳容易疲勞痠痛的地方故名之,也泛指為荖濃溪上游兩側,都是廣義的Tamuhu聚落。(*這個解釋我個人非常贊同,上到多尾蘭山真的超陡,沒有要給你喘息的機會,而且走進荖濃溪Tamuhu區域,兩側的山壁看起來真的都非常陡峭易崩塌。)

如其他所有布農族部落一般,不是全部族人都集中居住,玉穗社之布農族244名分居在三、四個地方。一兩戶散居於荖濃溪與拉庫音溪合流點南北及荖濃溪上游左岸,玉穗山西南稜之海拔1500~2000之急坡地。其主要之地點及居住地為:居於馬蕭拉拉者為拉荷.阿雷一戶;居於馬蕭利鹿者,為阿里曼西肯、阿鐵洋、沙利蘭等三戶;居住於那波巴蘭者,為拉荷來加斯、莫那道那波、阿諾、比旺等四戶,各集落間皆隔有一溪或一稜。現況完全荒廢,拉荷.阿雷之壯觀故宅僅留下屋後及側翼之砌石牆遺跡而已。《關山越嶺古道調查報告》

______________


△ D1 ☀ 中之關 > 荖濃溪 > 溪邊營地 
我們行走的路線跟近幾年紀錄大致相同,從南橫公路1950m左右(中之關古道入口,南橫公路旁),沿稜線一路下切到荖濃溪底約1070m,再沿溪上溯經過荖濃溪與拉庫音溪匯流口,繼續沿著荖濃溪到達玉穗社旁的開闊溪谷紮營。隔天再爬上旁邊高河階地上的玉穗社,事後研究這條路線的確比目前的舊路好走許多,但溪水量還是決定路況、行進時間與困難度的關鍵因素,建議枯水期前往比較安全。

剛進入山徑避開公路上的可見視野後,大夥簡單的做了入山儀式,便開開心心的一路往下,沿路幾乎都收訊良好,直下荖濃溪的這條稜線非常美麗,到達開闊處即可清楚看到陽光灑落在遠方的玉山南峰與南玉山頭上,左手邊的荖濃山與右手邊的多尾蘭山、玉穗山清晰可見,山坡上點綴些許楓紅,下方則是繞過尾稜荖濃溪的美麗曲線,遇到第一間石板家屋做了簡單的祭告與休息,之後繼續前往尾稜準備下至溪谷(小插曲,白叔跟V帥在剛經過的瘦稜旁覺得有條路線可以下切溪谷,因此我們回頭去看路線可行性,但很崩塌,這兩個孩子對路的定義也是All My Way概念。)

左:直下荖濃溪的這條稜線非常美麗。右:左手邊是荖濃山。
右前方最遠處的山頭就是玉穗山,那個崩壁下的溪谷是今日宿營地,右手旁台階即是玉穗社所在位置。pic by  白貝
1420m平台,曾經提煉樟腦所在,舊路由此朝東南向迂迴之字往下到拉庫音溪吊橋處。 pic by 峰峰
稜線中段後的瘦稜開始出現岩石區。pic by 白貝
接近稜尾處有幾戶石板家屋遺跡約1174m  pic by 白貝
尾稜下至溪谷的路非常破碎與陡峭,峰峰沿途撿到兩串尼龍繩想著可以帶著備用,於是剛好讓龍頭架設在尾稜處讓大家可安全下溪,不知道是否自己太久沒有走這樣的危險地形,或是已經重裝下了將近900m,在一個鬆動大石的over面整個超怕,覺得腳有抖(很久沒有腳抖的感覺),動作變得非常緩慢,過後又卡在兩個石頭間進退兩難(腳太短撐半天才撐起來),花了不少力氣在這,還好最後順利通過,之後行程再也沒有抖的感覺,事後想想“恐懼”這件事也許是需要訓練的,讓自己能夠遇到事情也能平穩地面對,這可能也是在山林跟野地才能學習到的。

事後看到其他隊伍的下溪照片,似乎沒有那麼陡跟大碎石,也許可以再找一下應該會有更安全的下溪點。
稜尾鬆動碎石地形 pic by 白貝
左:稜尾鬆動碎石區下切到溪谷,我卡包半天,腿太短撐不起來。 pic by 白貝 / 右:下至安全處等待其他隊友,我們用撿來的尼龍白繩架設於此。
左上角斜切之字往下是我們的下溪點。pic by 白貝
準備開始溯荖濃溪。 pic by 白貝
這次很幸運,天氣舒適溪水平緩,所經溪水深處大約到屁股左右,水量普通,因此過溪次數不算太多,看之前紀錄有隊伍過溪過到快摸黑、跌倒,甚至要架繩跟爬大石頭高繞。不過溪底有些石頭還是很滑需要多注意安全,這次直接穿內搭褲+luna sandals+襪子沿溪行走,很滑的大石頭還是沒辦法,優點是快乾方便,也許下次外層可以多套一雙襪子應該更止滑。(有保護腳趾的涼鞋會更適合,畢竟在山上走跳,保護身體不受傷是最重要的事,或者雨鞋拿起鞋墊穿上行進,但我覺得要烘乾雨鞋內部麻煩所以沒這樣做。)

沿途只有一處峽谷稍窄,實際經過後覺得較為開闊不至於像丹大第一峽谷處狹窄湍急水深,也算輕鬆簡單通過,也還好有攜戴岩盔,因為溪谷兩側的山壁陡峭,有些看起來是經常性的崩塌落石,看著腳下的砂塵與落石尖銳的切面覺得還是稍有危險疑慮。
左:溪水概況。右:幾乎無需架繩過溪,若遇到溪底大石頭滑跟溪水較深時,都直接架安心龍頭。pic by 白貝
直接換裝泳褲的龍頭(阿北)。pic by 白貝
過峽谷地形後一片開闊,但兩側山壁看起來時常還是有落石。pic by 峰峰
溪谷營地的落日餘暉,玉穗山。

【中之關-塔馬荷道路】
中之關、玉穗吊橋、玉穗社所在位置《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研究告》
右側上方紅線為日治八通關,下方紅線為關山越嶺道,中間橘色圈為玉穗社(1939 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

從中之關停車場附近往下切到荖濃溪的這條稜線,歷代有過許多不同功能,從關山越嶺古道的中之關駐在所,展望好時的確可以將荖濃溪流域看得非常清楚,《布農抗日雙城記》一書中描述拉荷.阿雷(Dahu Ali)在中之關駐在所用日人望遠鏡觀看時大驚,原來玉穗社族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看的那麼清楚,沒想到日人有那麼厲害的“眼睛”。(我是覺得誇張了點,但看瀨川孝吉拍的舊社照片,屋舍所在區域非常開闊,也是有可能。)


回來查詢後,才知道這條稜線從中之關駐在所往下,到1420m平台(我們發現完整的調理包跟人為垃圾所在,看MIT台灣誌的族人描述,這個平台是以前漢人煉製樟腦所在之處,原住民會協助背負的工作),轉東南下切即可到達玉穗鐵線吊橋處,吊橋是拉荷.阿雷歸順後日人所建,方便通往玉穗社的古道,鐵線吊橋下方的拉庫音溪溪谷深邃,水勢湍急兩側陡峭,沒有吊橋實在難以通過。


通過鐵線吊橋後,到達多尾蘭山西北稜線,爬至1500m的瘦稜,MIT台灣誌裡族人稱為“東蓋努努”,意思為河流彎來彎去的地方,展望很好視野開闊。楊南郡的書籍裡則描述為“Tautau”(背脊骨)危險稜脊,「塔馬荷天險」之意。之後一段腰繞路後切往荖濃溪底再往上到玉穗社。

曾到玉穗社的上田記者一行曾描述:
因為氣喘吁吁的攀登之苦以及暴露在踏錯一步即無死所的極度危險中,導致對蕃人的危懼之念不知不覺間消失無蹤,心裡盡是只要爬上這個陡坡就好的心情.....當終於免下地獄地爬上這世上的如針之山時,那裡有陡峭的稜線、蕃名『Taautaau』的馬背地方,所謂馬背就是馬站立時的背,真是一關過了又一關。


宮村堅彌昭則形容:
攀登這樣的絕壁40分鐘後,終於抵達鞍部,真是名符其實如同馬背般的稜線鞍部,土質都已流失而只有出現磊磊岩石,而岩石不停地滾落到溪底,右邊是拉庫音溪的斷崖,左邊是荖濃溪二千尺的絕壁,想死的話,要往哪邊掉悉聽尊便。

摘錄自-宮村堅彌昭和13年7月拜訪玉穗社,發表於1940年「台灣山岳」第11號,譯文版本為「探訪本島最後歸順蕃拉荷阿雷的根據地玉穗社」西勢潭157縣道

仔細閱讀《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研究告》,發現2008年MIT台灣誌&黑熊調查隊伍跟他們走的路線幾乎一樣,當時他們因為吊橋損毀,使用繩索確保人包分離輪流踩著鐵線通過,耗費許多時間,因此在稜線邊迫降缺水一晚後,隔天才下到溪谷。目前大都都直接到稜尾下溪底,溯溪前往玉穗社。以下為民國77年的踏查紀錄:

民國77年7/2、3日
成員:楊南郡、王素娥、黃明貴、郭信裕
嚮導:謝進文、吳進松 / 標圖:戴曼程 / 紀錄:林古松

- 南橫130K,由280#電線桿西北約15公尺處,離開公路向北朝著老農溪谷,撥開草叢下降,在疏林下發現之字形的明顯小徑。15分鐘後開始進入高密茅草。雙手用力撥開茅草下降,方向大致為北北東。

- 脫離稜線,向右邊石櫟斜坡橫切,或取小之字形瀉降,中途有幾次危崖,大致朝東南向迂迴繞向溪底。

- 降到拉庫音溪上之吊橋,吊橋高30公尺,長30公尺,寬3尺,南北向架設。拉庫音溪在此橋前後,行程幾乎180度之大迴流,湍急的水流將堅硬的山肌鑿成陡立峽谷,激起雪白水花,向西北向奔流,極為幽美。中略。跨越吊橋後,接上崎嶇難行之字形急坡,20分鐘後進入疏林才輕鬆一點,但時緩時陡,仍是汗流浹背。

- 升到稜頂,小憩後左折順稜而上,此段似是玉穗山南支稜之西尾跟尾端,不久稜頂變為光禿瘦稜,左右稜緣皆直瀉荖濃溪及拉庫音溪底狀至驚險,但展望極佳,令人禁不住欲觀賞一番。通過間有杜鵑之灌木叢,升到稜肩突出點。由此離稜向西坡急降,上段為疏木林,下端則為高大茅草,陡峭之字路難控制速度,大都借茅草滑降。此處原有路徑是順沿山腹,向玉穗社橫切過去,但現在已經塌毀,不得不下谷地再攀登。

- 終於降到溪底,荖濃溪上游,向北緩緩而上,降溪點,溪石累累無法搭營,所以朝上游再溯行兩百公尺,在左岸覓著一塊平坦沙地扎營,此處平坦舒適且清流依旁,是絕佳營地。


鐵線吊橋
▲ 1988年 林古松、楊南郡與戴曼程探訪玉穗社時,吊橋還很完整。(在《布農抗日雙城記》一書內有照片。)
▲ 2008年 MIT台灣誌跟黑熊調查隊伍到達時,雖然橋面木片已損毀,但還有鐵線懸掛,使用確保跟人包分離還能踏著鐵線通過。(看到好青澀的曼儀跟郭熊,也太可愛。)
▲ 2011年 超哥他們紀錄顯示只看到岸邊些許鐵線,其他都已經完全不見。

______________


△ D2 ☀ 玉穗社 > 多尾蘭山
隔日一早前往到玉穗社 Tamuhu,看著航跡是直接從旁邊的溪溝上切,我們上切沒多久就原地停留,原來前方陡峭鬆塌,前方為了安全先行架繩以便大夥安全通過,龍老大架了一段高落差的樹根堅韌路線,峰峰開了條腰繞鬆土落差較少的路線,短腿如我當然選擇落差小的路線,要不然重裝跨撐有夠累,如果一大早就使出洪荒之力,那可能今日無法爬上多尾蘭山了。(* 一邊等待前方架繩時,聽到旁邊的稜線也有人聲,還聽到“後面有沒有扁帶,往前傳!”,果真也有一隊伍在附近,早上如廁時就有聽到人聲,希望他們沒有看到我,我朝向聲音處大喊,但對方沒有回應,這時想想沒回應也好。後來知道是朋友認識的隊伍也來此處。)

從溪底約1250m快速陡峭爬升至1350m地形才開始稍微平緩(此處已經能看見幾座明顯的駁坎疊石,不知道是否是耕地),休息整裝後,開始前往玉穗社所在之處,果然看到一處很大的石板屋遺址,裡面還有個石碑,基於禮貌我們並沒有走進石板屋內踩踏,只在外側用簡單的酒水祭拜,便在周圍走動觀察,原來這個紀念碑是2000年拉荷.阿雷的子孫回到玉穗社舊址時所設立。
從陡峭的溪溝處上切 pic by 峰峰
1350m有幾處駁坎的平台。
事後看MIT台灣誌才知道,隨隊族人說他的曾祖母遺骨仍然埋放在石板屋下方處,在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裡頭寫道,在房子的左側附近原本還有放置頭骨棚架,大約有50幾個頭骨,民國60幾年時還有日本人子孫曾來祭拜,並帶走一些。為了不再讓人騷擾亡靈,拉荷.阿雷的長子把留下來的頭骨,全部埋在麻竹叢下。族人指著屋基後上方一大叢密生的麻竹說:「這裡應該還有20幾個頭骨」。

在家屋附近有許多木薑子的果實,成熟後的紫黑色非常漂亮,還有一顆美味的山柿樹,掉落許多橙紅色的熟果,有不少被動物食用過的痕跡,龍老大先行試吃覺得甜美,其他人也是,但我吃到的卻是滿嘴苦澀。
在玉穗社所在台地眺望對岸,事後查詢才知道對岸河階平台上也有後來遷移至此處的布農族人,也有石板屋遺址。
玉穗社紀念碑設立處 pic by 峰峰
紀念碑是2000年拉荷.阿雷的子孫來此處所設立。
布農拉荷阿雷玉穗社遺址 2000.12/17立碑。pic by 白貝
左:木薑子果實 / 右:山柿子
玉穗社所在的森林處 pic by 白貝
玉穗社附近可常見許多殘繞的大藤 pic by 白貝
【玉穗社-拉荷.阿雷家屋】

查詢許多玉穗社的資料,越查越覺得奇怪,一開始看到立著紀念碑的石板屋遺址時當下覺得好大的石板家屋,但後來看到瀨川孝吉所拍攝的影像、千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測繪家屋的平面圖資料,都讓我覺得目前的遺址真的就是當初那棟有著檜木牆壁,屋頂使用小片檜木板鋪設的大宅嗎?

而且在瀨川孝吉所拍攝玉穗社的系列影像,可以看見拉荷.阿雷的家屋真的非常壯觀,有8間寢室上方充當穀倉,不只小米堆滿到屋頂,也堆滿幾年也吃不完的玉米等。有文章曾形容:房子正面的長度30米、深15米全部檜木建造的堂皇居宅,中央附有玄關是主人、客人、孩子、狗豬、所有動物出入的唯一門戶,用一支番刀削切樹齡不知幾百年的檜木、做板成柱、覆蓋屋頂、牆壁而建造成氣派的家。比對照片裡的環境尤其後方的山坡相差真的有點大,再看到幾段當時拜訪過拉荷.阿雷家屋的文章,真的越看越覺得不像?




千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v.2》
千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v.2》&《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研究告》

通過瘦稜,拖著以寸步難行的身體,行走於一段較平坦之密林中蕃路。雨開始下,霧很濃,看不到前方,只麻木的跟著石田往前挪移。接近四點,聞到人的味道與樟腦樹的香味。在行走幾步,忽然間出現兩棟全新的腦寮,看到了男女老幼約30人,另外有12、3隻狗擠滿兩棟腦寮。

 

拉荷.阿雷的家從腦寮還要上坡15分,他的本宅出乎意料的豪華高大,寬30公尺,深15公尺之全檜木製。這是大正六年,他從大分逃避於此時建築的,格局有學校教室之兩倍大,中間設有一門,無論人或動物都由此進去。院子的左側還有一水桶,從山上引來的流水,從竹子水路絲絲的滴落在水桶裡。室內點上火,火是燃燒松木而產生的,室內也很講究,中間的地板間兩短,各設約有一坪大的爐子,東邊的爐子供拉荷.阿雷及二、三、四子家族使用,西邊的爐子則由長子家族專用。每間糧食玉米及栗米都從地板堆到屋頂,可見拉荷.阿雷時常吹噓的,跟日本人打仗五年內糧食也不成問題的話,並非虛言。

這間蕃屋應該是大正6年從花蓮港逃來時緊急建造的,其規模比學校的教室還大2倍,實在叫人吃驚,家前寬敞大約可造一個網球場,其庭院用石板鋪設,石板因雨淋而閃著黑光,家的左端放了一個水桶,由竹筒引過來的水緩緩流落,竹筒的後面有一個令人感佩的祭拜小祠,祠前的石牆下有豬寮。

以上取自-宮村堅彌昭和13年7月拜訪玉穗社,發表於1940年「台灣山岳」第11號,譯文版本為《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研究告》




目前紀念碑與石板屋所在之處,也跟瀨川孝吉所拍攝的家屋影像所在環境有很大差別,影像裡的家屋後方還能清楚看到後方其他山脈的稜線,在想目前紀念碑所在位置可能真的不是拉荷.阿雷檜木大宅所在,也許是他在1939年底,因為身體狀況遷至目前紀念碑所在的區域嗎?(楊南郡書裡提到位於荖濃溪中游東岸的台地定居,新部落仍然稱為塔馬荷,但改用日語的同音字「玉穗社」。關山越調查報告也提到,昭和15年1940,拉荷.阿雷一族移居歐巴喀爾台地上。不知道是否就是此處呢?)


不得不說一下瀨川孝吉拍攝的《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鄒族篇 》都非常精彩,而且台北市立圖書館超多本都沒有人要借,這麼好的書,到底!!

_

些許停留巡禮後,還是得面對今日最硬的路段,重裝背水從溪底爬升至多尾蘭山頂2399m旁的營地,雖然說只有一千出左右的爬升,但那個邊坡之陡峭與鬆滑,偶而只能找稍微平緩的地形暫歇,大多時候也都只能埋頭苦幹,直接手插土抓樹根或附近的樹葉借力止滑,原本爬升至1965m西南峰時(某隊紀錄迫降處),我還很開心的跟龍老大比起大拇指稱讚今日自己的上坡速度,沒想到從這到山頂2399m這段距離讓越爬越心冷,每一步抬起都覺得有萬斤重。


在王家祥《關於拉瑪達仙仙與拉荷阿雷》一書以及「探訪本島最後歸順蕃拉荷阿雷的根據地玉穗社」文章中提到拉荷阿雷居住的一帶,在布農語中叫做Masrara(Masurara),有人說『Masu』是『社』的意思,也有人說是『很多』的意思,所以難以確定為何,不過『rara』是『台灣楓葉』的意思。(不過另有資料顯示Masudala才是很多楓樹的意思,可能是不同社群發音有落差?)我想指的應該是玉穗社所在的多尾蘭山吧?因為多尾蘭山南面的確長了許多美麗的槭樹,甚至在往天池的的山坡上,都能看到多尾蘭山頂顯眼美麗的紅紅黃黃的槭樹。

開始一路陡上,不少松針果實跟或殼斗科植物。
姿態非常美麗又有生命力的大樹。
多尾蘭山頂附近有許多平緩的腹地,有些區域還蠻避風的,缺點就是需要背水上來,營地附近有許多殼斗科的刺栲,細看地圖如果要從這邊去到玉穗山路程不算短,若是出雲峰看幾篇紀錄必須尋找看天池水源,若是背多天的水爬上來走這麼長距離真的很操。原本預計隔天一早要輕裝前往欣賞玉多神木群,但考量今日疲勞跟明日氣象預報可能有雨,領隊體貼大家可以睡晚一點,還有預留點時間給下多尾蘭山東南稜陡峭架繩地形,就不去了。


領隊峰峰樂觀開心說道:「下次再來走玉穗山呀,聽說那條稜線很美!到雲峰也不錯!」。夥伴們用微笑不敢對到眼神帶過、有的笑笑說不要、以後再說啦~等等。待我回家認真看地圖,覺的那條稜線的確很美,但真的好遠喔,之前走南二段在雲峰下三叉營地輕裝來回雲峰時,就覺得超遠!如果重裝+背水走那一大段,我會生無可戀吧。(腦海又浮現出“但那條稜線真的很美~~”)


最好笑的是,晚上在營地時大夥只要是蹲下做事,都會就近找棵樹在身旁,這樣才能扶著樹起身,因為兩腿都超級酸痛,要去上廁所的話一顆優美的扶手樹更是必備,白叔直接大拇指與小拇指連續抽筋,大家笑翻,代表今天手腳並用到都非常勞累呀。


✎ 地圖小教室
在稜線上行走時,龍頭分享一個地形經驗談,他走過的路經與地圖對照後,大多時候感覺到若是坡度超過30度的坡面或寬圓稜線,在實際的環境下就會發現地質通常都比較鬆動易塌,若是等高線瘦狹或尖銳,代表現地地質較為堅硬(如:岩石地形),除非整片崩落。
左側航跡從玉穗社西側爬至多尾蘭山西南稜,鬆土碎石坡度陡峭。往多尾蘭山頂岩石瘦稜居多。


【玉穗山】

玉穗山位於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南段,拉庫音溪與荖濃溪包圍的區域之中,但其實之前圖資皆稱作為玉德山(經建三地圖都還顯示為玉德山,甚至從天池附近下溪的登山路線都稱為玉德山、多尾蘭山登山口)

查詢資料時,發現幾個小故事,民國58年林文安計畫從雲峰西稜順登玉穗山,不料引路的原住民錯往雲峰南稜昭彎丸山方向下去,由於下切已深又是風雨,他們只好放棄,玉穗山也錯失位居「百岳」之列的機會。之後民國62年林文安、邢天正、蔡景璋、丁同三和簡進清等人,捲土重來,從埡口林道終點直下拉庫音溪,再溯支流上攀到雲玉鞍部(海拔約2605m),循稜完成玉穗山的光復後業餘首登記錄。對照地圖實在很好奇他們走的路線是哪一條?
經建三版時玉穗山還是標示為玉德山。

______________

△ D3 ☁ 多尾蘭山 > 拉庫音溪 > 三溪匯流口上稜營地
今日預計從多尾蘭山頂由東南稜下至拉庫音溪,有記錄描述陡峭並有架繩崩塌處,但大家還是悠悠哉哉開心的在山頂跟轉紅的槭樹拍照拍到飽,領隊峰峰認真的幫大家拍了許多黑臉團照,也是一種別有用心,他說只好再上去拍一次了(眼神已死)。東南稜整段的林相很特別,從一大片整齊的二葉松林開始沒有停過的陡峭坡,掉落在地上的松針增加下坡滑速與膝蓋的燃燒度。

行至某個海拔高度時,龍頭發現好多樹上有連續的爪痕,樹梢上或地下有許多被折斷的樹枝,看起來非常不自然,仔細觀察後推斷是黑熊爪痕,中間三指明顯,隱約可見左右兩指,並且在樹上呈現連續向上攀爬的路線,非常明顯,從玉穗社往多尾蘭山頂時,沿途就有許多殼斗科的果實,猜想也許這邊可能是黑熊經常出沒覓食的區域。

好不容易快到溪畔,繞過兩顆多尾蘭之門的大樹來到溪邊,休息午餐順便整裝準備開始溯溪,預計沿著溪谷上至回到往南橫公路那條稜線,下溪谷後ㄧ隻虎頭峰如影隨形“只”跟著本隊的男性荷爾蒙們,啃咬龍頭下眼瞼接著是白叔的嘴巴、眼睛跟耳朵,還有追著峰峰跑,我們一旁笑歪歪。
準備開始陡下,是一大片的二葉松森林。
這一區的樹上有許多黑熊爪痕。pic by 白貝
爪痕路徑佈滿樹幹,樹上樹下皆有不自然的折枝枯葉。pic by 白貝
左:下到溪底有段高落差,我們有架繩確保安全。右:兩顆樹為多尾蘭山大門。pic by 白貝
此段拉庫音溪溪谷感覺比荖濃溪好走些,溪谷寬度相較之下比較窄,但水量也是差不多屁股處(指一般人高度,Not 我的標準),領隊峰峰元氣滿滿在前方帶領,過溪水深至屁股時仍然開朗的手比大圈圈表示可以通過,v帥看著我說都深到屁股了,真是樂觀的孩紙。然後我們就默默另尋他路通過。


走到三溪匯流口後,我們不跟隨先前紀錄的上稜點,另尋原本的舊路上稜點,龍頭先往更裡面探,峰峰在接近匯流口處找到一條好走上稜點,三兩下順順走上去後又露出開朗的笑容跟手比大圈圈,我跟v帥面對面用眼神示意後,持保留態度。v帥詢問:有看到路條嗎?峰峰:沒有,但有路啦!我給v又對看了一下,之後峰峰開開心心跑下來說:真的有路啦!我看到路條了!我跟v帥就說好~呼喊大家一起整裝取水準備上稜,而龍頭老神在在,早已整裝取水完畢等待大家了。
這季節枯水期,拉庫音溪溪水緩和,過溪不算難。
左:V帥發現岸邊可愛的小鳥腳印。右:領隊峰峰開心的探上稜點中。

在拉庫音溪溯溪時岸邊遇到一條很長的扁帶,峰峰又隨身撿著帶在身邊,在三溪匯流口上稜落差較大處用上,地形不算太危險只是有點碎石鬆塌,短短的一段行程居然撿了三條繩,也是神奇。上到平台處看到一處石板屋,四側的疊石仍舊完整,我們仍舊簡單的做了一下祭告,但前方平台似乎崩掉不少已經成為懸崖的地形,龍頭提醒大家不要太靠近邊緣,下方似乎已經掏空,也許之後會石板屋也將慢慢崩毀。

我們紮營在更往上一些的小凹谷平台處,雖然從中午開始就會不時飄點小雨,但氣溫仍舊舒適宜人,今日的海拔又比多尾蘭低,帶來的羽絨外套這趟行程完全沒有穿到,前日將帶來的露宿袋想說都背了用一下,沒用多久就因為太熱踢到腳邊,南部跟北部爬山的裝備真的也差太多。
上稜線後有一戶石板屋,展望非常好,但稜線邊崩塌的很嚴重。pic by 白貝
上稜線後有一戶石板屋,展望非常好,但稜線邊崩塌的很嚴重。
貝大廚煮的臘肉燉飯,搭上白胡椒跟新鮮切片大蒜,超美味!味增湯跟酸辣湯不是朋友,不可以混在一起喔(強調!)pic by 白貝
______________

△ D4 ☁ ☂ 三溪匯流口上稜營地 > 南橫公路 > 天池
隔日一早氣象預報霧雨,今日路程簡單沿稜往上即可,中午前應該就能到達公路上,雖然也是稍微陡不用背水就差很多,走到1900m時,我看到一旁透空處心想那邊的展望視野應該超好,就找身旁的夥伴繞過去看看,果然視野真的很棒,雖然霧氣稍多,但散去時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過去幾日走過的路線,多尾蘭山頂紅黃相間的槭樹,後方大大的玉穗山像是在守護著它,一旁的雲峰還有不時雲霧散去露出下方的拉庫音溪,層層相疊的山稜與溪谷真的非常美麗。

快要到達南橫公路前,沿途遇到許多人為的垃圾,仔細觀察後應該是之前造林所遺留下來的許多垃圾,真的很糟糕。離開山徑前,請領隊峰峰帶領謝謝山神的儀式,讓大家將心情整理好跟山林暫時告別,下次我們再來拜訪。
走到透空處欣賞景色。pic by 白貝
看到如此開闊的景色,龍老大說有種微醺的自在舒暢感。pic by 白貝
滿地楓紅。
______________

這個備案行程真的超棒(就是水背多了點、坡陡了點、土石鬆了點、溪底石頭滑了點,腳痠痛了點),感謝辛苦的峰領隊、每晚餵飽大家的貝大廚、還有一起守護看照彼此的夥伴們,有大家的相伴才能安心自在地走在這樣的山徑中。所以精實行程久久一次還是必需的(疑?)


小小提醒,若是對於這個路線有興趣的朋友,還是需要多多參考自身體能、行進架繩能力、經驗以及天氣與水量,輕忽任何一項再少一點運氣,就非常可能會發生意外喔。



|延伸閱讀&欣賞

📙 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地區施武郡群史篇(內容跟《大分.塔馬荷 布農抗日雙城記》一樣)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