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海鼠跨年去。

很喜歡這張大家的合照, 因為感覺可以跟歷史重疊,不同時空相同的地點。

2017的跨年有三天,於是選定海鼠山作為上山跨年的首選,去年是兩天跑跑聖誕,從南山村耶克糾溪走傳統路上南湖。今年是第二次到海鼠山駐在所,3月份時有幸跟其他專家走過,這次的路線跟上次一樣,只是改成三天,因為想要沿途慢慢的看、能有更多時間可以欣賞尋找遺跡。

第二天是去海鼠山跟鍛鍊山、巴奇干駐在所走一個O型回到營地,無奈果真如同紀錄所言,前往海鼠山的稜線真的是芒草海,殺了個半天擔心時間不足,在警備道吃完午餐後,繞回海鼠山駐在所,第三天則是走海鼠山西南稜下山,接到綠水文山步道,回到綠水管理站。

出發前,看了幾篇記錄,當然伍元和老師的紀錄不看不可,伍元老師在2013年寫了一篇《海鼠山警備道巡行》,內容描述了他們的探勘行程,還有海鼠山的歷史過往,內容提到:「為什麼會稱作海鼠山呢?伍元老師文章提到:「海鼠」這兩字,日語念成「ナマコ」Namako,中國人的稱呼是海參。「山」這個字,日語念成「ヤマ」(Yama)。合起來便讀作「ナマコヤマ」(Namako Yama)。據說日本人就是看到這座山地貌酷似海參寬平的身軀,才作如是命名。

而在當地原住民的口中「海鼠山」還有另一稱呼「馬場」。源起當時的「太魯閣蕃討伐戰」...,當時一場慘烈的「古白楊戰役」,使得日軍警陣亡者多到須運來海鼠山安葬。戰後,日本陸軍當局刻意選擇風吹草低的海鼠山駐防砲兵中隊,並就地飼養五、六匹拖運大砲的軍備戰馬,這也就是「馬場」一名之由來。」資料來源 - 20131018 海鼠山警備道巡行 伍元和 

【時間】
  2017. 12/29 (五) ~ 2018. 1/1(日)

【夥伴】
  6男8女,共14人。
  龍頭、鼠叔、阿冷、瓜瓜、峰賓、摸摸、伯安、小滿、
  貝蒂、曹姐、智睿、V帥、榆軒、阿比

【困難度】★★★
  路徑崎嶇、凌亂或多叉路,需體力、步行技巧及(緊急)過夜裝備。(以登山補給站分類)

【行程】
  D0. 台北 - 秀林國中(宿*蚊子無敵多,不管春夏秋冬~)
  D1. 新城早餐 - 合流露營地 - 牧水社山 - 忠魂碑 - 牧水社 - 海鼠山駐在所 C1
  D2. 海鼠山駐在所 - 海鼠山 - 鍛鍊山 - 巴奇干駐在所 - 海鼠山駐在所 C2
  D3. 海鼠山駐在所 - 海鼠山西南稜 - 綠水文山步道 - 綠水管理站 - 天祥午餐 - 台北

【菜單】
  自備三天早午餐、兩晚團炊。(第一天早餐可在新城老街用餐,外帶當天午餐)

【參考紀錄】
  貘の駐在所: 海鼠山分遣隊小調查  2007. 7/21 鍛鍊山鍛鍊行
  海鼠山。荒煙漫草尋古蹟
  106.11.24~26-漫步"海鼠山 "


【職務】
  領隊&紀錄&入山証:阿比
  導航 D1:峰賓、龍頭
  導航 D2:鼠叔、瓜瓜
  導航 D3:V帥、榆軒、智睿
  攻擊手:伯安
  廚務:大廚-摸摸、小幫手-貝蒂、曹姐、榆軒、V帥
  保險&財務&交通&慶功宴:小滿
  營務生火:全部人
  一人分飾多角:龍頭


12/ 29 D0  台北偶有陰雨,新城陰雨綿綿整晚。
台北 - 新城(秀林國中*蚊子無敵多,不管春夏秋冬,必備蚊帳~)

週五台北傍晚雨後的街頭

◔ 08:30 台電大樓一號出口集合。
◔ 00:30 新城秀林國中就寢。

出發幾天前,蘇花公路再度坍塌,還好有及時修復單向通車,當晚通行時一路順利,沒有塞車,還好影響不大,但露宿在秀林國小時雨一直下,讓大家心裡有點發愁,原本想說年底最後一爬不會也是淋雨吧?



12/ 30 D1   清晨陰雨,進到太魯閣綠水後,天氣開始大好。
新城老街早餐 - 合流露營地 - 牧水社山 - 忠魂碑 - 牧水社 - 海鼠山駐在所 C1

圍成一圈暖身,有位紅衣阿伯身體非常暖Q

早上從秀林國中醒來,雨有逐漸減緩,大家在新城老街上吃早餐,另外兼帶午餐慢慢往太魯閣移動,天氣逐漸有變好的趨勢,到達合流露營地時,天空居然出現了藍天與太陽,大家心情也頓時輕鬆愉快了不少,一人一段話屬於自己的入山儀式,希望這次行程能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的上山與下山。

✍  新城 Talowan 
昔泰雅族稱新城一帶為「大魯宛」,漢人譯作「哆囉滿」,或「到咯滿」。清嘉慶年間,淡水廳吳全率所募眾佃,自蘇澳航海,至此登陸墾荒太魯閣社民,屢出獵首築壘禦之,取名新城。

綠水步道,有人在步道旁邊放滿好多小疊石。

揹上重裝,沿著綠水合流步道往上慢行,原本開闊腰繞而上的產業道路,經過左側叉路綠水步道指標後(也是早期的合歡越古道,需行走一段便能看到弔魂碑),開始長滿芒草,這段腰繞路是台電的施工道路,還能看到電線桿,雖然也能看到駁坎,但應該合流部落的外圍了。根據李宗瑞老師的資料看來,如果是沿著綠水步道指標的另一側直上,便是走在早期的合歡越嶺道,直切入合流部落的中間了,但因為先前功課未做足,也忽略了未能好好欣賞合流部落、駐在所與蕃童教育所的遺跡。
--
✍  
合流駐在所
合流駐在所 (千四百尺),教育所あり蕃童三五,蕃社四,蕃人二0三,警察側一六名. 圖片出處

合流位於立霧溪與荖西溪 Rausi 交匯處得名,從這裡有攀登至海鼠山分遣所中隊的路,駐在所遺址在荖西溪西側平台上。海拔460公尺,駐在所呈南北走向,長約10公尺,寬約5.4公尺,門口朝東,面向古道,便於監控與管制。

合流到綠水途中的弔靈碑由來-是大正十一年1922,合流-荖西之間進行橋樑修繕時,突然發生地震,岩石崩壞,造成兩名巡查墜落溪底死亡。最初僅在合流駐在所附近樹立墓柱,後來將這兩位巡查跟早先殉職的兩位警手共同立碑。
  • 1914 大正三年設立,原名合流第一分遣所
  • 1920 大正九年 改稱合流分遣所
  • 1922 大正十一年改稱合流駐在所
合流駐在所與部落分布圖,左手旁的是以前駐在所之間的路線圖。 by 李瑞宗

關於合流駐在所遺跡比對,可參考此篇 Dbt Wang 【花蓮】合流駐在所與合流舊部落 紀錄描述得非常詳細。

李瑞宗老師研究中的位置標示

在李瑞宗老師的研究提到,從合流駐在所往荖西溪進入沿岸走,曾經有舊荖西橋可以通往錐麓方向,也有瀧石見橋當作便道,裡面還有新荖溪橋,更裡面會經過一座名為Urau瀑布(當時去荖西駐在所時有看過,應該是那一座瀑布,非常美麗),在荖西溪崩壁前,似乎有條可以通往海鼠山的路線,但感覺不太可能,那邊非常陡峭幾乎都岩壁面,不知道是不是依據陸測的地圖才判定此處有路線?

這是在往荖西駐在所的山壁上,面向海鼠山駐在所東側的山壁所看見的景色,沿途有幾個瀑布都好美,隱約似乎能看到路徑。說起來,似乎也該寫一下荖西駐在所的紀錄才是...

在有段碎石坡陡上時,我可能疏忽了,被一顆會滾動的大石壓到膝蓋到小腿以下,完全動彈不得,還需呼叫兩位男性夥伴來協助才能移開那顆大石,腳掌內側與膝蓋外側都非常疼痛,移開後左腳有點無法施力,稍稍站直後,往上方的平台移動休息一下,夥伴們也都來關心協助,因為這段路我走過,也知道要上到牧水社山時是一段頗陡的路程,但覺得慢慢走應該是沒問題的,也有夥伴在後面相伴,時間上也沒問題,於是仍然繼續往前。

後來仔細研究陸測地圖,發現就在我被石頭壓的那個路段左右,似乎是以前上海鼠駐在所的舊路交會點,陸測地圖上的路並沒有經過875m峰(牧水社山基點),而是更往荖西溪裡面再往上切,聽其他來過此處的前輩說,以前的舊路是沿著荖西溪旁的,但不是崩塌就是台電開挖隧道毀壞了,這麼一說想到上次去找荖西駐在所時,的確有看到台電的幾個隧道,在半山腰看到海鼠山東側的山壁時,有看到幾段非常美麗直落的瀑布之外,還隱約看到路徑,不知道是否是早期的舊路?

沿路陡上時,可以看見荖西溪乾凅的河水與盡頭的崩壁,但夏天來時,偶而可以看見非常美麗與白色大理石相間碧藍的溪水。

楊南俊老師的資料提到過:荖西溪大吊橋:錐麓斷崖古道的終點,銜接荖西溪大吊橋,吊橋原址在荖西溪距慈母橋約 1.2 公里處,橋下荖西溪溪水清澄,溪中多是巨大的純白大理石,與溪水深潭白藍相映景緻亦佳。目前吊橋完全崩毀,僅遺橋基於老西溪東岸,西岸則因台電施工道路而使古道包括橋基均無復存在。

伍元老師的紀錄則是如此描述:鄙人前後踏堪六次。爾後五次探勘均沿松山稜上海鼠山,原因是清晰好走。走法是綠水出發,沿綠水合流步道前行,在小木板橋與吊橋間左轉獵路,沿乾河床上溯至水源地,再沿水管旁獵徑之字上行。這條山徑的特色是九芎(泰雅語發音:荖西)與金線蓮不少。約2小時可接古道。採取獵徑是為了避開荖西溪的崩坍路段。

不知道是不是跟楊南俊老師說的是相同路線呢?

阿鼠老早擺好帥氣姿,要我趕緊爬上來幫他拍照。

要到牧水社基點的路段,都頗為陡峭,途中還會經過一段暴露大石區要攀爬。

到達牧水社基點附近的忠魂碑時,大家正在欣賞這裡的遺跡,也走到後方觀看大片駁坎。這時,瓜瓜問我還好嗎?還用手按了一下我的小腿,當下我的腳馬上痛到閃開,瓜瓜說:這樣真的沒問題嗎?剛好也是在此午餐休息,便給了我一顆消炎藥,其他夥伴也幫忙把包包內的東西分走了一些,當下心裡真的覺得很抱歉,剛開始就讓大家增加負擔與擔心,也還好有消炎藥,午餐休息吃藥後覺得似乎消腫不少。

2017三月時所拍攝的忠魂碑,但隱約覺得這三字有被後人重新描刻過。這張照片也有日治時期古照片可比對。

忠魂碑後面的大片駁坎區 

午餐後,大家心情似乎很雀躍,一路馬不停蹄,在到達牧水社前950m左右時,峰賓往上直行,但我們在右手旁看到路徑與布條,於是轉往此處行走,路徑清楚乾淨腰繞緩上,在1100m左右看到左手邊沿途出現許多有層次的大片駁坎,原來已經到達牧水社的範圍了,我想起上次是從這條稜線的左側切往牧水社的稜線,當時沒有印象看到這條路徑?雖然感覺得出來條路徑應該是部落內的通行路徑,我們後來還是往西北的方向上切,離開了這條路徑。

事後觀察航跡我們似乎走過點頭了,而古地圖上的路線則是直接往東北向往稜線切往海鼠山駐在所,我記得這旁邊都非常陡峭,以前人到底怎麼走的呢?楊南俊老師跟伍元老師似乎都是從下方松山稜上來的,如果有機會,也想走一次這條路線上海鼠山。

陸測地圖,橘色線是我們走的航跡,874.9m是牧水社山基點,也能看到舊橋符號,但看不見舊荖西橋標示,不知道最靠左邊那座橋是通往哪裡呢?

在台灣五萬的地圖上,也可以看到該路線與舊社位置(因為是參考美軍五萬,美軍五萬又是參考陸測繪製)

✍  楊南俊老師曾在合歡越嶺古道一篇研究中描述到:

海鼠山緩起伏面,為鍛鍊山西坡至陶塞溪一帶,由海拔1200m至1500m 之緩坡構成。其他位於荖西溪之西,立霧溪之北,陶塞溪之東,鄰溪的三面,都以斷崖形勢,迫溪成峽谷。但是上抵呈高原地形的海鼠山坡地時,則丘陵平伏,西卡拉汗溪溪谷平坦開闊,自成一個高原型的桃花源。

其重要部落如蓮花池、西奎、西卡拉汗、海鼠山駐在所、巴奇干,均為老 年期地形。地理學上的回春期,立霧諸溪的河蝕作用,尚未到達此緩起伏面。 自海拔 450m合歡古道合流駐在所原址出發,必須先走一段台電施工道路,因原有之古道已被施工道路破壞。

於二十分鐘後,相當於原合歡古道合流吊橋位置之地,步道左上接到古道,海拔 580m。古道呈之字形沿荖西溪西岸不斷上升,於四十分鐘後上至海拔 860M 之桂竹林,竹林間有屋基,再前行五分鐘,路左下方為自多用部落上來的古道。古道續成之字型陡升,於五分鐘後到達稜上,海拔 910m,此後沿稜而行。15分鐘後到達稜上之突角展望點,下望荖西溪谷,景緻頗佳。古道續行,於半小時後到達海鼠山駐在所邊緣,海拔 1180m。由此開始,幾乎有如置身於大草原地帶。

從牧水社到海鼠山西南峰1250m處,這段路雖然走過一次,卻隱約覺得有點不同,但也難免,這邊的路非常陡峭,時有小崩塌芒草又多,大多時候不是鑽芒草,就是抓芒草往上攀,還會時常經過一些岩壁,有時還感覺某些路段有很明顯的之字形上坡。而大家從忠魂碑出發後就再也沒休息過,在第一位的龍頭似乎衝刺的非常開心,大多時候他都在後面壓隊守候大家,這次安排他與峰賓在首位,應該是安排對了,看到大家如此精神奕奕,左腳帶傷的領隊也只好加油,遇到攀爬處時深呼吸一口氣後努力往上爬,也感謝身後有位小天使阿冷照顧能偶而的幫忙,都忘了拉繩、跨樹跟攀岩幾次,終於到達海鼠山西南峰的稜線上。

忠魂碑到西南峰1250m處,差不多花了兩個小時左右,沒有休息,於是在此好好休息了一陣,喝點水補點行動糧,這時已經沒有展望開始出現大霧,而海鼠山駐在所也在不遠處了。到海鼠山駐在所前,會經過些許的芒草跟大片的蕨海,雖然只走過二次還是覺得這片蕨海非常美麗,比起芒草海還是浪漫親切許多,通過蕨海進入一片樹林時,就進入駐在所的範圍中了。

前往海鼠山駐在所時,會經過一段芒草跟大片的蕨海,非常美麗,這邊大部份時候都是霧茫茫的。

左邊的樹林裡,就是海鼠山駐在所。
--
✍  
海鼠山駐在所
舊稱-穆基伊搏Mukiibo 附近的高地(後稱海鼠山),位於海鼠山的南稜,海拔1300公尺,軍隊是每三個月換防一次,現場大致分為五層平台,最上層便是稜線,南側有紀念碑一座。
軍用道路時期--
1914 大正三年
*梅澤作業隊在巴達岡至海鼠山之間開鑿道路
*海鼠山駐屯步兵,原名-穆基荖西 Mukilausi第一分遣所

理蕃道路時期--
1915 大正四年
*完成荖西至海鼠山道路*開始駐屯步兵,改稱海鼠山分遣隊
1921 大正十年
*花蓮港步兵分屯大隊,海鼠山分遣隊在陶塞一帶行軍示威
1923 大正十二年
*台灣軍司令官鈴木莊六視察海鼠山一帶蕃地

風景探勝道路時期--
1930 昭和五年
*海鼠山分遣隊撤廢(霧社事件發生),改設駐在所
海鼠山駐在所分布圖 by 鄭勝文

李瑞宗老師在研究裡有訪談當地居民談到關於海鼠山的故事:
海鼠山一開始並沒有養牛,大正三年太魯閣討伐戰之後,日軍以3個中隊,一隊40人,共計120人,駐紮於此,營區設在一層層平台上,每一層平台各有一長條狀的房舍,一共四棟,分別當作睡覺、廚房、辦公室、柴火兼倉庫。屋柱是以木頭豎立,牆壁則已橫向的小木條鋪設,在塞芒草填縫隙,屋頂則是芒草蓋的。當時養有5、6匹馬,多半用來駝運,偶而會利用馬匹去花蓮市採買日用品。(馬匹是走哪條路線上下的?)

後來因為合流與天祥之間的道路崩壞,便改由合流爬上馬場,再前往天祥。民國時期,開始有人自行在此飼養水牛,後來開始野放,一開始只有2隻公牛3隻母牛,20多年以來,已經有46隻牛。平均一個月會上山一次,帶鹽給牛舔食,並在馬場附近放置10多個臉盆,放鹽進去。冬天草不夠吃,老公牛會帶領牛群下山覓食。水牛也曾被盜獵,損失慘重。

日治時期,曾在綠水設置流籠,運送物資到海鼠山,沿用很長一段時間。(難怪我們在走海鼠山西南稜下山時,在馬場、稜線的前段、中段都有看到相關遺跡)

海鼠山駐在所的水槽,到達此處再往前一點向下走,可以經過日軍墓碑到達水源處。

兩位日軍墓碑,前面有顆星星的代表為陸軍,是“立花”,關於墓碑說明,此處有更詳細說明。

鼠叔的水袋破掉,只好倒過來放在龍頭在路上撿到的水桶,一點都不違和,非常百搭。

通過駐在所後,經過水泥水池往下切,往水源處走,原本要在水源處附近開闊地紮營,3月中來時,該處營地平坦寬闊,但這次一來,發現地上很多被翻土的痕跡,擔心一旦下雨會變得非常泥濘,於是取完水後,便往駐在所林中,尋找平坦處紮營。

該處營地下方,3月份來時跟伍元老師隊伍會合,當時他們紮營在下方,旁邊有一處大片平坦地,有一具水牛的遺骸,還有未分解的牛頭,味道濃烈,讓人印象深刻。之後偶然機會看到伍元老師在好多年前來到海鼠山時,曾用正片拍攝過牛群在海鼠山附近吃草的影像,果然又大又多,跟只剩一具牛骨遺骸的畫面相比起來,讓人覺得有點感慨。

3月當時看到的牛骨遺骸。

回到駐在所,找了平坦之處,搭了四頂外帳,分工合作中。

12/30也是阿冷的生日,大家一起高歌生日快樂吃完蛋糕後,跨年還沒到,便迫不及待的開始交換禮物了。
距離 4.1km  / 總航程(含午餐、休息、拍照、取水等)8:06 /上坡1017m / 下坡93m /最高海拔1315m /最低海拔 385m

◔ 05:30 起床
◔ 06:20 出發吃早餐 & 買午餐補給
◔ 07:12 到達太魯閣
◔ 08:24 從合流露營地出發
◔ 09:21 阿比被石頭壓傷
◔ 10:33 休息
◔ 11:34 忠魂碑休息午餐
◔ 12:16 午餐完璧,出發
◔ 12:40 牧水社
◔ 14:03 西南稜與駐在所叉路口
◔ 14:45 出發往海鼠山駐在所,沿途經蕨海慢走拍照
◔ 15:15 海鼠山駐在所
◔ 15:37 到水源處旁的營地
◔ 15:48 取水,折返回駐在所紮營
◔ 16:03 遇到兩位日人墓碑
◔ 16:12 紮營



12/ 31  D2   清晨開始下雨,一直到早上7點多與才慢慢停止。
海鼠山駐在所 - 海鼠山 - 鍛鍊山 - 巴奇干駐在所 - 海鼠山駐在所 C2

看了老半天,原是刻“花蓮農場”,應該是楊南俊老師提到西寶農場來此開墾過的時期吧?

原訂7:00出發,但清晨醒來聽見雨聲,大家都懶洋洋的不想出發,延到7:30,大家才慢慢準備好預計今日來個海鼠山-巴其干-鍛鍊山O型,但也清楚先前看過的紀錄,心想有人住在海鼠四天,來回砍了個兩回都無法突破芒草海,我們今日能到達海鼠山就算不錯了。

摸賓想要留守在營地,於是一行10人,由今日嚮導鼠叔跟瓜瓜帶領,決定從海鼠山駐在所走稜線路,前往海鼠山,雖然很納悶為何都沒人走稜線上海鼠山,但還是想試試看,果然,排出了四位刀手,還是被層層芒草海搞個精疲力盡,前進速度緩慢,難怪前人要建立基地營在海鼠山砍個幾天幾夜....不過看古照片時,發現這張照片應該也是從稜線往下拍的,只是當時沒有樹林跟雜木那麼多,視野較為開闊,有可能是當時通往海鼠山的道路。

花蓮港,研海支廳蕃地,海鼠山分遣隊屯營所。 《日本地理大系第11卷 ‧ 臺灣篇》,改造社,昭和5年5月出版。出處在此 

從海鼠山駐在所旁邊的稜線往海鼠山,沿路都是芒草海,好不容易到達一崩壁下方,再靠旁邊一處稍作休息。 photo by 鼠叔

雖然道路好走,但偶而還是會有路旁的芒草長太高,行程芒草隧道。photo by 鼠叔

稜線左右路況簡直天差地遠,此次剛好秋冬之際,遇到不少楓葉或是其他樹種葉片轉紅,沿途掉落在古道上,非常美麗。photo by 鼠叔

✍ 
 楊南俊老師曾在合歡越嶺古道一篇研究中描述到:
海鼠山駐在所一帶,地勢平坦,大正三年太魯閣征伐戰後,日軍曾在此駐留三個中隊,於二年後才撤走。由於此地地力肥沃,青草茂盛,二次大戰期間,日軍並以此為養馬場,至今仍有人以「馬場」稱呼此地。

台灣光復後,此地暫時荒廢,後由西寶農場榮民來此開墾,種植蔬菜。因 通不便且冬季寒冷,(每年二月間會降雪)因此放棄耕作。此後這一片沃土即密生茅草,茅草之肥沃與青翠,堪稱一奇,自高地放眼望去,這一片草海隨風起,頗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風光。 海鼠山目前有西寶農場榮民胡炳南在此養牛,數頭水牛採取放牧方式,任其在高 達二公尺以上的草叢中取食,走出一道道清晰的牛路。

全區最高點為海拔 1260M,是一個小緩丘的稜頂,在此附近,有日軍的彈藥庫、 戰壕、墓地遺跡⋯等等。多數都在草叢中若隱若現,據胡先生所言,當初來此開墾種菜時,猶有舊日屋舍,及一百多座墓碑,大抵都是古白楊戰役陣亡者之墓。因榮民痛恨日人,乃將墓碑掘起拋棄於荖西溪谷。

開始鑽芒草時,沿途遇到兩個花蓮農場的界石,第二顆界石附近還有路條、駁坎,前進速度非常緩慢,還遇到一處崩塌地,上到稜線後,好不容易又發現一黃色路條,接著又整片芒海,只得努力地鑽,突然發現西稜有條寬敞的古道,便在該地午餐,因為回程路況不明,於是預計折返,沿著寬敞的古道續行,直到1475m開始往南下切,預計回到海鼠山駐在所。

這條寬敞的古道,應該就是通往伊波厚社的警備道路,沿著海鼠山西北稜,轉往天祥
這條路線很奇妙,或是可以在此往北下切西喀拉溪,通往蓮花池出中橫迴頭灣。不過迴頭灣在這一兩年因為天災崩塌,已經無法由迴頭灣進入蓮花池,目前有一路線是從泰山隧道走文山吊橋進入蓮花池。

將我們的航跡大致套上陸測地圖,綠色線為警備道路,非常平坦好走。稜線路則是很密的芒草海呀~

看陸測地圖,可以發現這邊早期周遭都有道路,而且應該是很好走的,像是海鼠山駐在所,往北是到達巴其干駐在所,經過鍛鍊山旁到荖西駐在所。往西北則是下到西克拉罕溪往蓮花池方向的舊社等等..真的是以通過舊社為主,如果以登山者角度真的有點無法推論這條路線的設定原因,不是走稜線卻走陡峭的山壁、不穿越山頭等等,都讓人很想一探究竟,小小一張地圖上,路線卻是四通八達,讓人好想一一探究竟,但花蓮的山都很有個性,沒有足夠能力與夥伴,還是不要貿然前往有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遠眺海鼠山西南稜,就是海鼠山駐在所跟蕨海所在處,感覺很有趣,真的很像一座小島。photo by 鼠叔

龍頭遠眺海鼠山駐在所。左邊那一叢紅紅綠綠的樹林,就是駐在所所在之處。photo by 鼠叔

從海鼠山西稜沿著警備道行走至1500m左右時,看到左前方的山頭上有一群小建築,本來尾以為是蓮花池那一區,但龍頭說不太可能,因為會先被地圖上的其他稜線擋住,但應該只有那一區有建築物了,究竟那一區是哪邊呢?

另外,我們到達1470m十字路口時,往北可以下切西克拉罕溪往蓮花池,往西則是通往伊坡厚、文山溫泉,往南則是切回海鼠山駐在所,這段路不知道是不是獵人走過的路徑,因為不是很明確的稜線或是谷線,偶而還能看到一小段之字道路,亦或是獵人追蹤獵物所走的獵徑?因為靠近下方時是切往谷線並到達溪流處。同行夥伴說,這邊的路線大大超出他所學習過的地圖判讀法則,我反而覺得有趣,也許這樣才能練出更深厚的地判能力,現地觀察的實際經驗,還有從其他角度來看待山林呢。

後來詢問龍頭,如果今天沒有航跡、沒有路條,路線是未知時,他會怎麼走呢?龍頭說:他會選擇走來時一樣的路線,回到海鼠山的稜線走回去,這樣在時間、安全考量下的決定。我想也是,不同的情況下,決定也會不同,但因為當天時間還蠻充裕的,大家來練練地盼、行進技巧,觀察周圍的環境,也是不錯。

建設紀念碑

回到海鼠山駐在所後,大家稍作休息,就往建設紀念碑過去一探,建設紀念碑位於海鼠山駐在所的稜線上,但現在芒草跟雜木變多,仔細觀察還是有小路徑可以一路通往,第一次見到紀念碑時感覺比想像中大很多,而且居然獨自佇立在這荒煙蔓草的稜線上,每每看到還覺得很不可思議,紀念碑上刻有「建設 台灣軍經理部。建設主任者 一等主計正 佐藤忠一,技師 淺井新一」,主計好像只的就是會計,有時看到理蕃誌稿或是其他日誌文現實,日本公部門都會把花費紀錄得非常清楚,時間、地點、人力都非常清楚,也多虧有這些詳實的紀錄,我們如今才有幸能略窺早期的台灣。
晚間,用阿冷的MSR高級爐頭,烘烤他帶來的乾魷魚,小酌點清酒,配上可麗露,真是好吃。

距離 2.5km/ 總航程(包含午餐、休息、拍照、取水等)9:18 /上坡 296m/下坡298m/最高海拔1524m/最低海拔 1280m

◔ 06:30 起床
◔ 07:30 海鼠山駐在所出發
◔ 08:28 休息脫外套,開始跟芒海搏鬥
◔ 08:39 花蓮農場石碑1
◔ 08:55 花蓮農場石碑2
◔ 10:46 崩壁,整裝休息區
◔ 12:08 到達警備道,午餐休息
◔ 12:40 回程,走警備道
◔ 13:06 警備道上遇見左側有一黃色路條
◔ 13:20 警備道分叉,右側為原始道路
◔ 14:02 木頭有一紅色路條,過此路條行走一段路後覺得不對,後折返,從該路條往。
◔ 15:08 到達平緩處,聽到溪水聲
◔ 15:15 兩溪匯流處,取水
◔ 15:44 駐在所外圍壕溝,撲滿落葉
◔ 15:47 到營地休息,自由活動

◔ 16:38 出發往建設紀念碑
◔ 16:46 到達,拍照
◔ 16:52 折返
◔ 16:57 到營地


2018 1/ 1  D3   無雨,清晨稍冷,越到中午天氣逐漸變熱。
海鼠山駐在所 - 海鼠山西南稜 - 綠水文山步道 - 綠水管理站 - 天祥午餐 - 台北

回程路上,又看到另外一座日人墓,但找不到上方刻有名字的石碑,只看到刻有星星的立花,不知道是不是也被丟到山崖之下了?

回程經過蕨海時,看到曾經的拉繩捲軸遺跡。

清晨無雨,今日就要下山了,原本在想這趟海鼠山是要輕鬆行,還是精實行,但想想是跨年連假,就不安排太長的路線,能夠稍微慢慢走,多花點時間在觀察沿路的遺跡還有地形。花蓮的山很特別,跟其他地區的山區狀況很不相同,是個練習跟觀察的好地方,而且不少地方都擁有非常豐富的地景與歷史人文,希望能讓大家轉換個角色,不再單純以登山者的角度來接觸山林。

要往中橫山下走有很多路線,但我仍舊選擇上次走過的海鼠山西南稜下山,上次走的時候覺得沿路很美,又能經過不少遺跡,還有很長一條的隘勇線,於是也想讓夥伴感受一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下山。但如果是習慣使用經建三版的朋友,建議改使用魯地圖,因為經建三版在這條稜線繪製的非常不精準,可以多多注意一下。

橘色線條是我們的航跡,比對在古地圖上,別有一番風味。

西南稜線上非常多大石,有些大石非常美麗,讓我們不自覺的都想一一拍照留念。photo by 鼠叔

廢棄的引擎。photo by 鼠叔

沿著稜線往下時,有看到連續兩個索道纜繩的遺跡,當時不知道是什麼用途,回找資料時,感覺很有可能是李瑞宗老師說的:日治時期,曾在綠水設置流籠,運送物資到海鼠山,沿用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條稜線呢?

還經過由疊石構成的之字行道路(隘勇線),也特意在上次發現的分遣所停留,讓大家坐在疊石平台上拍照,就是封面的照片,這個分遣所是安c老師發現的,整體規模不算小,位置也很特別,經過時要仔細觀察喔。不過我也有點小疑惑,原本順著道路往下時,都會發現駁坎的痕跡,但到了940m時,為何會改往北邊的一個稜線往下,我看到疊石道路其實有繼續往下,還是道路在下方幾十公尺處時也會轉往這條較北的稜線呢?因為之後就是一條谷線在我們的左手邊,接到下方是直接到達馬黑揚舊社,或是比較好走呢?對登山者還是當時的日人呢?比對起古地圖感覺是刻意接到稜線上,因為古地圖上也是往下就沒稜線了。
走在綠水文山步道時,可以遠眺來時路,左邊的山,就是第一天上來的牧水社山喔。

最後1點多公里時,龍頭把鞋子脫掉,赤腳感受自然,龍頭說:這樣走路,一顆小石頭都要對它非常尊敬。

過馬黑揚社之後,會結往綠水文山步道,這一段也是以前的合歡越嶺道,後面這一段路徑較為原始,沒有過多的人工措施,還能經過一些舊社,還能看到中橫的美景,隱約看到天祥,還有美麗的浮築橋,也是一條很適合平日健行的步道。


✍  小知識
合歡越
 - 就是指臺中州的霧社溯濁水溪的上游(現在稱作北溪),經過「追分」抵達合歡山,通過合歡山與東峰之間,經由石門進入花蓮港廳,來到塔次基里溪(立霧溪)的上游,再沿左岸而下,經由天祥(Tabito)、巴達岡 (Batakan)到達峽口,全長約37日里。by 李瑞宗老師
浮築橋 - 道路通過低窪地時,加築土壘或疊石作成堤狀的土、石浮築橋以保持道路高度稱為浮築橋遺構(如崑崙坳古道諸也葛段、合歡越嶺道扥博闊段)石砌駁坎遺構 - 道路通過山腰時,為水土保持而在道路上方或下方砌石成為駁坎(清代或日治時代古道大多有此遺構)

by 楊南俊
老師

步道最後會從綠水管理站出來,另一頭則是可以繼續往綠水步道前進,從合流露營地出來。photo by 鼠叔
距離 4.4km /總航程(包含午餐、休息、拍照等)4:52 /上坡 93m / 下坡917m /最高海拔1306m / 最低海拔 399m

◔ 06:00 起床,吃早餐,收外帳
◔ 07:30 海鼠山駐在所出發
◔ 07:49 蕨海中的日人墓碑
◔ 07:53 蕨海馬場中的滑輪、索道
◔ 08:11 西南稜叉路口
◔ 08:30 索道遺跡
◔ 08:55 捲繩機引擎
◔ 09:21 大石後一處平台
◔ 10:09 分遣所
◔ 10:36 馬黑揚舊社
◔ 10:49 接上文山綠水步道
◔ 12:04 綠水管理處

【感想】

時間估得剛剛好,7:30從海鼠山駐在所出發,沿路慢走欣賞遺跡,12點出頭回到綠水管理站,接駁的火哥大驚也太準時。XD

大部份時候我們的登山方式,路線較長因此時間上也較為緊湊,也許目的是在於登山,所以很容易忽略了身邊豐富的生態、歷史人文,登山一段時間後,慢慢覺得也許專業技能很重要,但是屬於山的其他種種,常常就這麼的被忽略掉,總是覺得有那麼點可惜。因為那對於我來說,像是一種過程,對我來說過程是比結果還要重要的,就像攀登一座山岳,如果沿途只是不停行走,沒有好夥伴的陪伴扶持、沒有動植物帶來的驚喜、沒有任何歷史故事,對我來說很容易就淡忘跟覺得乏味。(有點像是登百岳的感受)

一些簡單的小常識,也是後來跟其他前輩學習到的,像是沿路有經過的舊社,例如:牧水社、馬黑揚與陀優恩等等,就可以發現很多九芎樹(又稱猴不爬,因為表面光滑),它屬於台灣原生種,質地細緻、耐燒也是做農具、建築的好材料,利於水土保持,很好種植,有部落的地方可以常常看見它的生長分佈。曾經也看過陳玉峰老師在描述玉山圓柏、箭竹的生長型態、鐵杉林如何分佈,或是到近期台灣衫棲蘭三姐妹的等身照拍攝故事等等,都讓人覺得好有趣好豐富。這些看似無用的知識,其實常常伴隨著很多智慧與生存法則,生火時要找什麼木材是好生火的、看到某種植披時可以大約知道已經進入海拔多高、獵人的習慣等等,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跟他們學習面如何與自然相處。

某次行程,有位夥伴突然不見,原來他爬到樹上去休息欣賞這片森林了,他告訴我:換一個角度觀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多麼的不一樣。當我也爬到樹上觀看時,那種感覺真的只能自己嘗試,是很自我的感受的,真的不太能用用言語輕易就能表達出來的,也希望日後除了專業的登山技能知識外,也能學習更多屬於山的種種,用更多元化寬廣的角度,來欣賞他們、與他們共處。

以上參考資料出處為

20131018 海鼠山警備道巡行 伍元和
楊南郡 - 合歡越嶺古道

楊南郡 - 台灣歷史步道與歷史文化-兼論保存方法
李瑞宗 - 合歡聯絡古道歷史沿革與景觀資源之研究
李瑞宗 - 錐麓古道沿線聚落暨建築之調查研究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