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森鐵No.3
陽光.濃霧及滿山白雪的太平見晴鐵道線。
******登山能力、知識與技能不足者,請千萬不要越級打怪,更不要一人獨攀此路線。見晴懷古步道是太平山森林鐵路運材軌道「見晴線」轉型而成,步道入口在太平山宜專一線道路22.3k處(上平)。為什麼叫做見晴呢?因為太平山時常處於白茫茫的濃霧之中,由高往下俯視,能看見非常美麗的雲海,有時候雨後乍晴或是濃霧突然散去,便可看見遠方的雪山山脈跟聖稜線,甚至能遠眺蘭陽平原,因此稱為「見晴」。
【關於太平山森林鐵路】
太平山,泰雅原住民稱此地為「眠腦 Minnao」,意為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明治39年,日本理蕃警察經過梵梵山隘勇路時發現濁水溪旁森林古木參天,但因為當時地理環境與泰雅原住民族溪頭群和南澳群活動於此,只能從深坑隘勇路,翻越拳頭母山到達宜蘭梵梵山,只能由此遠眺太平山區。等到理蕃終告段落後,由台灣總督府營林局派遣技師踏勘,以梵梵山隘勇駐在所為據點,深入天狗、多望等等遠至四季、太平山、三星山調查,於是發現此地豐富的山林資源,檜木所佔的比例更高,於是計畫開採。
日本大正三年,台灣總督府營林局著手開採伐木,陸續興建森鐵至土場,在民國十三年完成,並採用第一架蒸汽集材機作業,規模越來越大時開始架設索道及山地鐵路,一開始使用的是人力開採,用人工方式聚集木材至運材路線上,使用木馬或是修羅滑道,一台台托運至土場,當時受限於運輸,只能利用濁水溪(今蘭陽溪)溪水,往下游流放到員山,但這樣容易使木材產生碰撞造成大量損失,於是在1921年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簡稱平地鐵道(起自土場 - 天送埤 - 歪仔歪 - 竹林 - 羅東火車站),1924年兼辦客運,但因為路線皆沿著溪邊建造,常常遭受到天然災害,並且公路運輸開始發達,於是結束營運共計56年。太平山森鐵與阿里山最大的不同在於大量使用索道與輕便鐵路交替系統,也是台灣第一個使用這個技術的林場,之後林場普遍使用此種技術,因此省下不少時間與人力成本,但也造成森林大量砍伐。
昭和12年伐木生產中心由舊太平山轉移到新太平山,茂興線(太平山運材軌道中最長的路線,早期全長18.37公里,橋樑一度多達303座,現在則是從太平山莊作為起點轉型為觀光鐵道,長約3.2k)開始輸出木材,之後開始建立見晴線、三星線等支線。見晴線較早結束伐木,之後轉型為見晴懷古步道,見晴線全長為5.5k,因為天然風災導致部分路段坍塌,有的地方較為嚴重,林務局基於安全考量,現在只整理開放到0.6k處,此線沿路景色優美,保留鐵軌、木馬、台車輪軸與工寮遺跡,都非常有趣好玩。
2016 03/26(六)~03/27(日)
【夥伴】
共計 3男4女,共7人。老手新手比:6:1
瓜瓜(D1 ,2 嚮導、煮飯手) / 佩均(營務)/ 慧翎(營務)/ 小白(攻擊手)
振妹(廚房指揮官) / 龍頭(十項全能壓箱寶)/ 阿比(領隊、紀錄、交通、總務)
摸摸(安心留守人)/ 雅芳(保險、入山申請)
【困難度】★★★☆☆
路徑崎嶇、凌亂或多叉路,需體力、步行技巧及(緊急)過夜裝備。(以登山補給站分類)
【交通】
A點-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進,B點-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出。
【菜單】
自備兩天早午餐、一晚團炊。
【參考紀錄】
2015台大 魚躍鐵道見晴天
去年的阿綿跟蔣哥的相簿紀錄,隨行的龍頭則是第二次跟我們前往。
【預計行程】
03/25(五)台電大樓一號出口集合 → 四季國小英士分校夜宿 C0。
02/26(六)四季國小英士分校 C0 → 太平山土場收費站 → 見晴懷古步道 → 1.1K步道終點 → 大平台尋寶 → 真正“舊”步道終點 → 東西向崩溝 → 2251峰西稜(舊聚落)→ 多處懸空鐵道 → 「建立蘭陽林區」生鏽鐵牌 → 「台肥五號實驗區」鐵牌 → 「對照區」牌 → 午餐 → 多門山正西處大崩溝 → 鐵道營地 C1
03/27(六)鐵道營地 C1 → 上切稜線 → 太加傳統路 → 多門山 → 樹牆景點 → 鐵杉林步道 →太平山莊
【實際行程】
03/25(五)台電大樓一號出口集合 → 四季國小英士分校夜宿 C0。
02/26(六)四季國小英士分校 C0 → 太平山土場收費站 → 見晴懷古步道 → 1.1K步道終點 → 大平台尋寶 → 真正“舊”步道終點 → 東西向崩溝 → 2251峰西稜(舊聚落)→ 多處懸空鐵道 → 「建立蘭陽林區」生鏽鐵牌 → 「台肥五號實驗區」鐵牌 → 「對照區」牌 → 午餐 → 多門山正西處大崩溝 → 鐵道營地 C1
03/27(六)鐵道營地 C1 → 上切稜線 → 太加傳統路 → 多門山 → 樹牆景點 → 鐵杉林步道 →太平山莊
03/25(五)傍晚大雨,天氣濕冷。
◔ 20:00 八點台電大樓一號出口集合。
◔ 20:21 全員到齊,在濕冷的大雨下出發。
|
在滂沱大雨的週五夜晚出發 |
◔ 22:10 到達四季國小英士分校(途中有停員山7-11補給)。
◔ 22:48 在司令台旁的走廊準備睡覺,空間乾淨又大沒有廁所但有水,還有隻小貓跑來跟大家玩耍,最後塞進夥伴的睡袋裡一起過夜。
03/26(六)無雲,上午出太陽,午後山區濃霧。
|
早上5:00起床,大家正在吃早餐,阿喵趁機來領餐
|
|
旁邊就是司令台 |
◔ 05:00 起床吃早餐,無雨,掛在空中的月娘又大又亮,看來會是好天氣。
◔ 06:00 準時出發,天空已經很亮,終於見到久違的太陽,在久未放晴的山區更顯美麗。
很快就到達土場收費站,太平山森林遊樂區6:00開放入園(門票,假日全票一人$200,車子$100)。
✍ 宜專一線各路段
家源橋(0k)- 羅東林鐵舊土場車站(0.9k) - 土場收費站(2.2k) - 鳩之澤溫泉(4.2k岔路往右下續行1.2公里) - 太平山遊客中心(7.0k) - 白嶺巨木(約13.5k左右) - 見晴懷古步道(22k) - 太平山莊(22.5k) - 平元林道(25K,翠峰湖)。
◔ 07:14 到達見晴懷古步道入口,施工整修中,天氣非常好整裝拍照後出發。
|
見晴懷古步道入口,施工中 |
|
一開始步道非常平整好走,的確是觀光路線來著 |
|
前段有較為完整的一段鐵軌,下方為疊石親水區 |
◔ 07:28 到達0.6k崩塌處,去年就有崩塌雖然還在維修,但比較照片後感覺更加嚴重。
|
山壁邊有美麗的花草 |
|
小崩塌後的路段其實蠻好走 |
|
還有吊橋,景色很棒,在此可以眺望聖稜線 |
|
天氣好時雲海較少,聖稜線山頭看的會更加清楚 |
◔ 07:49 過了0.9k柵欄處,續行不久後就遇到路段崩塌,跟去年比較起來崩塌似乎更加嚴重,山坡落石更加零碎脆弱,此時龍頭先到安全點架繩,讓大家能手扶做安全確保通過。
|
0.9k 柵欄封閉處 |
|
上方是龍頭,下方是瓜瓜,正在前方探路怎樣比較好通過 |
|
崩塌斜度頗陡 |
|
架繩在左側,手扶以防斜坡落石滑腳 |
|
過崩塌後在一處平坦區稍作休息,嚮導瓜瓜先往前方探路,感覺崩塌比去年更寬 |
|
天氣還不錯,可以看見頗有層次的山林 |
|
高繞下來後,直接到達1.1k崩毀的鐵道處,稍作歇息 |
|
遇見第二個柵欄處 |
之後還會遇見幾個柵欄,沿途都可以看見說明牌跟公里標示,這代表之前開放路段是蠻長的,只是可能因為中間部份崩塌,就算修復還是很容易再度毀壞,於是當路崩壞時,就提前設置柵欄阻擋,一直崩塌毀壞就設置柵欄禁止通行,所以到現在只開放到0.6k處。
◔ 08:28 1.2k崩壁 H1932
|
崩塌處路況 |
|
地基滑動,樹木也跟著傾倒 |
|
天氣不錯,但偶而會進入雲霧地帶,當陽光灑落時,光線十分美麗 |
|
還有人直接拍起個人寫真 |
◔ 09:15 開始看到鐵軌旁散落一些遺跡,有隘子、吊滑車下方鉤環,還有台車車輪。
|
到達一處腹地較大並且有雙軌交錯處,研判當時應該是會車地點。(可惜拍糊了..) |
|
沿途開始看見被砍伐過的檜木樹頭 |
|
在鐵軌上的台車輪軸,非常重,這是錯誤姿勢,腰很容易受傷 |
|
吊滑車釣鉤。吊設於搬器下方,並能升降,下部有吊鉤以資吊材 |
|
汽水罐與齒輪 |
|
隘子 |
|
濃霧瀰漫在森林之中,陽光微微透光在遠方,無法穿透 |
|
非常美麗的見晴鐵道線 |
◔ 09:19 沿著鐵軌行走,在右手邊會發現一石階小路,可通往下方涼亭,研判當時觀光步道有開放至此,因此設置涼亭給遊客休息使用。旁邊還有一處非常大的廢棄聚落,連棟鐵皮屋頂崩毀,還有水龍頭、玻璃瓶等遺跡,下方似乎還有更大片遺跡,旁邊一條乾溪溝,當時應該有活水並且可以供給此聚落使用。
|
看起來還算蠻新的休息涼亭 |
|
龍頭檢查水龍頭?XD |
|
以前應該是澡堂? |
|
空玻璃瓶,看品牌跟造型,感覺這個聚落遺跡應該是國民政府伐木時期 |
|
在濃霧森林裡的大家,見晴線沿路真的很美 |
|
長滿苔類的陶製隘子 |
|
被砍伐過的樹頭,重新長出二代木,但造型有點鬼魅 |
|
大自然的生命力真的很強 |
|
龍頭正在講解檜木底部中空的原因 |
|
中空的樹洞也很大,可以塞好幾個人 |
◔ 10:10 遇到第三個柵欄阻止通行。
|
有點年代的木製柵欄 |
|
此處需通行一處鐵軌 |
◔ 10:31 原為其他紀錄的中流砥柱大扁柏,因去年颱風整個大崩塌傾倒,往上高繞需行走在倒木上,往下切則需通過崩塌溪溝在上切。
|
往上高繞處 |
|
中流砥柱扁柏真的非常非常的大,但還是倒了 |
◔ 10:53 通過一隘口,發現左側有黃色車蓋似乎是蹦蹦車引擎蓋,往上方一探有片明顯平台,上方散落著不少日本時代的玻璃瓶與碗盆,右手邊則是靠近邊坡處,有數支廢棄鐵管,還有樹頭上纏繞著些許鋼索,查詢資料後可能是日治時期的見晴宿泊所。
✍ 見晴宿泊所
太平山山區的雲海、日出美麗的精色,在日治時期發展為台灣十二勝景之一,林鐵通車之後,登山客日增。當時太平山地區已成為主要風景點的有多望溪、鳩之澤(即鳩之澤溫泉)、鐵線橋(海拔1538m)、太平山、源(海拔1980m)、穆魯羅亞滬(原文ムルロアフ,海拔2318m)等,其中土場、太平山、栂之尾、見晴等地設有宿泊所可投宿。行程由台北出發則有三或四天旅程。by wiki維基百科。
|
濃霧中的隘口 |
|
黃色引擎蓋可能是蹦蹦車車門蓋 |
|
散落四處的陶製日式食器 |
|
尋寶中 |
|
日製玻璃瓶 |
|
裡面密封的物質經過歲月的沈澱,感覺很毒。XD |
|
右手邊坡處,散落著不知道是不是當時的瓦斯桶? |
|
四散廢棄鐵製水管 |
◔ 11:28 沿途開始經過許多鐵軌,有的主樑與枕木都很完整可以安心在上方行走,有的則是崩塌腐朽通行不易,就會下切或是從旁邊繞過。
|
開始頻繁地走在鐵軌上,接下來鐵軌蠻密集的 |
|
鐵軌已經廢棄多年,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安全通行時,盡量不要行走在上方 |
|
在濃霧中,感覺不知道會通往何處的迷人森鐵 |
◔ 12:06 在一溪溝崩塌處前午餐,此處有水源。
|
此處前方有一小平坦處可以午餐,在此溪溝可以取水 |
◔ 12:41 午餐結束,離開。
◔ 12:54 遇到一處崩塌,並且沒看見「建立蘭陽林區省工育林先驅計畫工作....」招牌。
◔ 13:04 過完崩塌就看見「台肥五號實驗區」招牌
|
通過新崩塌處後就遇見此牌 |
◔ 13:08 對照區牌
|
遇見其他紀錄中所說的「對照區」牌子 |
◔ 13:20 鐵軌轉轍器。
|
還蠻完整的鐵道轉轍器 |
|
獵人設置的大型黑色塑膠袋蓄水池,但已經殘破不堪,應該很久沒上來了 |
◔ 13:31沿路遇見兩處較大的鐵軌。
|
幾乎崩毀的鐵軌 |
|
這一個看起來頗完整,但長滿青苔,不確定安全性於是選擇下切繞過 |
|
這座過彎的架高鐵軌很有氣勢 |
◔ 14:04 遇到前方大崩溝,退回50~100米處,從右手邊下切到崩塌底,下切過程注意要尋找較平緩安全路線。
◔ 14:29 下切到達溪溝後尋找上攀路線,去年架繩上攀處已經坍塌不穩,龍頭背好主繩帶著小白往前方先行去探路架繩,尋找安全的上攀點。大家則在溪邊取水,預備晚上團炊跟明天白天的行進水,但因為濃霧跟在溪邊氣溫有點低,待久了有點寒冷。
|
白茫茫的濃霧 |
|
在溪邊裝水跟整理裝備,等待龍頭跟小白探路回來 |
過了好一陣子小白先行回來通知大家上背包往溪流上方處前進,到達一處看似不高,但每個踩點都很脆弱,視覺角度幾乎90度的岩壁區,因為過於脆弱,龍頭先將包包往上傳,之後每個人在小心翼翼的踩好腳點攀爬上去,有時一踩岩石就崩落,感覺有點驚險。
|
原本是背包踩踏攀岩上去,但一踩岩石就碎裂,因此後來人包分離 |
|
在上方做確保跟傳遞包包的夥伴 |
◔ 15:26 第一段架繩區。
到達岩石上方後前方右手邊不遠處又一上坡,碎岩與鬆土混合踩踏時容易坍塌鬆滑,龍頭與小白已經在上方連續架繩兩段,第二段雖然不長但很陡,於是也採取人包分離,這樣上攀比較安全,上攀完後背起背包,走至稜尾處下切溪溝行走一小段後,再上切尋找住宿營地。
|
看似好上的路段,其實每踩一步都頗滑 |
◔ 16:22 倒木區。山坡上到處都是大型倒木不是很好行走,加上濃霧更不容易判別地形與方向,龍頭往下方探路後發現就算開路都難以行走,於是回到上方續行一小段路後,再往下切,就可以看到一處平台區。
|
倒木區非常雜亂難走,原本下切開路要橫越許多倒木不易行走 |
|
正在觀察環境,判斷營地方向中 |
◔ 17:00 營地
終於到達營地,雖然不大但對我們7個人來說還算足夠,不過已經沒有鐵軌,不知道是崩塌時一起崩毀還是被拆除的,地面還留有去年8月龍頭跟綿綿第一次來時,用芒草鋪滿地的痕跡。
|
前方與後方都是崩塌的斜坡,這塊平台已經是附近區域最大最平坦的好住宿點 |
|
正在搭設外帳,三頂外帳 |
|
沒有砧板,就隨手找了一塊平坦小岩石,稍稍沖洗後拿來切菜還不錯,搭配OPINEL小刀,感覺很帥氣 |
|
傍晚的菜色非常豐富,要感謝夥伴max在家先行調理好的肉類,讓大家吃飽吃滿 |
傍晚氣溫開始降低,出發前因為氣象預報有可能下雪,於是一直很擔心氣候狀態,但目前為止都還算不錯。吃完飯後欣賞夜晚的星空,獵戶座仍然清晰可見,只不過因為時間晚了,所以位置不是在天空正中間,很會觀星的夥伴說到:「星星的變動是人一生無法所看到的,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有限。在營滿空星斗的深山中,似乎特別有感覺。」
越晚氣溫越降越低,睡袋不夠保暖的我醒來幾次,而且頭還有點痛,希望明天一切順利。
03/27(日)早上下雪,中午陽光稍微露臉雪融。
◔ 05:00 起床。拆帳跟團炊比較容易拉長時間,以後要多估一點,還好今天行走時間不會太長。另外,外帳搭設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繩結盡量用簡單好拆為原則,要不然手指凍僵還要繞半天,實在很不聰明,謹記。
夥伴將昨晚晚餐的肉汁留下,早上想吃麵條拌滷汁的夥伴就一起開伙,我實在還是不習慣一早吃鹹粥或是麵食,每次吃完行走時胃就是有點不舒服,後來養成早餐吃一點,行進時肚子餓再吃。昨晚睡得不算太好,頭有點痛,啃了兩口麵包加上一杯熱可可就結束了,因為不注意飲食的重要,在等等的路程馬上嚐到苦果。
|
我們搭設的外帳 |
◔ 07:11 出發。天空開始飄起白雪,大家將雨褲雨衣穿上,龍頭也幫忙檢查大家是否有穿好,因為一旦下雪,當雪花掉落在衣服上會很快融化,衣服就會濕透也很容易失溫,另外也可先將外套帽子蓋好頭再戴安全帽,這樣雪才不會積在脖子上。
|
整裝完畢 |
|
前方路段也是崩塌跟路徑縮窄,常常要貼著山壁行走 |
|
雪花掉落在蜘蛛網上的美麗模樣 |
◔ 07:39 開始上稜準備切往太加傳統路。海拔H1969,跟去年綿綿他們的航跡接近,只有稍微偏一點點,嚮導瓜在下著雪低溫的環境,還是帶領大家前往正確的方向。
|
前方不好上切,往後找到上切路徑,但因為第一步過高,於是前方架繩讓後面的夥伴可以施力往上拉 |
|
通過崩壁區,雪開始越下越大 |
|
上方路段崩塌於是下切,雖然沒有抓點,但重心往後用腳跟踩穩是有沒問題的 |
|
從來沒有想過會在下雪的山中爬山,雖然雪訓過,但身上沒裝備還要確認路線是否正確,讓人實在有點緊張 |
|
大家手套都濕了,指尖末梢有點凍僵,卻還是得不停往上攀爬越過倒木,真的頗累 |
|
往後一看,除了底部被樹稍擋住的雪花外,幾乎整片雪白 |
◔ 10:18 到達太加傳統路。海拔H2257,總計爬升288m。稍作休息跟補充水分,這時候我肚子感覺很餓,胡亂吞了些蔬菜乾果才感覺似乎有了點體力。太加傳統路也不算是康莊大道,沿路還是得一直穿越倒木,到多門山的途中仍有幾段爬坡,搞得我筋疲力盡。
|
休息中的大家 |
|
鏡頭濕掉,拍出來的畫面很像夢境 |
◔ 11:53 到多門山山頂。海拔H2273。
因為下雪,所以我希望大家中午吃不需要烹煮的食物,縮短午餐時間,早點下山比較安全。
此時我的體力完全大減,已經很久沒有走到這麼累過,不知道是晚上睡不好還是早餐飲食的關係,天氣低溫也流了點鼻血,夥伴拿出美露、麥片跟咖啡粉泡在一起讓我補充體力,還塞了一些巧克力布朗尼,吃完後真的差很多,身體也舒服不少,之後行走也比較恢復些。回家後有認真思考關於上山食物這件事,之前會很認真準備,後來就越來越偷懶,吃下去什麼食物,身體就會直接反應給你看,實在不能輕忽。
|
終於到達多門山... |
|
大家在多門山拍照,也表示距離回家的路不遠啦。Photo by 振傑 |
◔ 13:22 到達太加傳統路著名景點-樹牆,開心地來個大合照。
|
去年阿綿來時大家指右邊,這次我們指左邊 |
接到太加傳統路時,整路不是倒木就是箭竹,要跨越要穿梭的一點都不少,整身雨衣完全濕嗒嗒,手套也是,握緊拳頭就會捏出水來,這段路一點都不有趣。XD
◔ 14:11 從木馬道出來,接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內的鐵杉林自然步道,不遠處就是步道終點。大家到步道終點處稍作休息,這時發現我跟瓜的手都紅紅腫腫,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感覺有可能是前一天中午吃泡麵,鹽跟鈉含量太多,其他人幾乎沒有這樣的反應,吃的東西果然真的很重要。
|
木馬道的遺跡,下方有很多木頭鋪成的路徑 |
|
步道終點處 |
提醒一下,鐵杉林自然步道雖然人工鋪設的非常整齊,但是卻非常地滑,太平山整年天氣潮濕居多,步道後半段鋪設木板,卻沒有在上方增加紋路增加阻力,所以其實非常濕滑,比沒有人工施工過的路徑還危險,一路上沒有什麼跌倒的我,居然在這邊摔了兩次,一次還是烏龜翻身背包太重爬不起來,讓人傻眼,希望鋪設步道的林務局大人們,可以自己來走個幾遭,親身走過一遍感受才是真的。
從鐵杉林自然步道沿途會經過鎮安宮、紅葉步道(早期的中央階梯),兩旁有員工宿舍,還有文史館跟搭乘蹦蹦車的車站,接著是派出所跟太平山莊。
✍ 鎮安宮
鎮安宮早期是日本神社,新太平山的信仰中心,裡面祭祀的是日照大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神,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最高神祇。),並且面向朝日,是中央階梯最頂端的建築,當時太平山最熱鬧的時候,就是神社每年落成時的慶祝大會。接著國民政府來台,將此建築改為供奉鄭成功,改名為鎮安宮。
|
中央階梯旁的員工宿舍 |
|
中央階梯早期的樣貌 |
◔ 15:23 到達太平山莊。
司機大哥已經等待我們許久,因為擔心下雪封路,大哥在昨天送我們進入步道時,就直接在太平山上過夜不下山了,一整個非常有義氣,非常感激他。
【心得】
這次路線真的十分精彩好玩,看似普通但各種困難地形跟行進技巧都用上,有十項全能龍頭陪伴大家,開路、架繩、找路,介紹很棒的地方讓大家尋寶,一路上照顧初階腳丫,樣樣都讓人佩服跟信賴。2日嚮導-瓜瓜 專業帶路,絲毫不被滿山白雪所迷惑,讓大家準確切上稜線,安心回家。先鋒-小白是龍頭跟瓜的超級好幫手,架繩、前鋒跟壓隊樣樣都在行。慧翎跟佩均一路認真努力的走好走滿,挑戰成功原本以為自己完成不了的路線。好厝邊-振妹,沿途的好音樂跟炒熱氣氛,嚴格督促煮飯之事,決不延誤非常雜念跟盡職,還有專業留守人摸摸,幫我們注意氣象預報跟交通是否有封路之疑慮,讓大家能隨時安心在山上闖蕩。
如果這行程沒有嘗試就取消,我不會知道是如此豐富美麗跟疲累,感謝這麼多支持我的好夥伴,縱使低溫嚴峻天候的考驗,他們願意相信我也願意相信自己,不在乎是否能看見大景或是只要輕鬆愜意,一路上堅持勇敢沒有抱怨互相幫助,一步一腳印在滿山飛雪低溫中努力行走,並體諒我這有點兩光好笑的領隊,非常感謝你們的陪伴,沒有過程就沒有如此難得美妙的回憶跟體驗。
這次因為天氣因素所以出發前發生了不少事,也讓我這個領隊有點頭大,無法讓每個夥伴都能如願實在抱歉,很多時候天氣因素是很難控制確定的,每個行程都有它的風險存在,每一位夥伴也有狀況不好的時候,所以真的很難人人如願,我無法保證行程一定天氣好有大景可以看,輕鬆悠閒不辛苦,尤其自己也偏好喜歡有歷史人文故事的地方,這些地方也幾乎都在深山裡不是那麼好讓你看見,所以不管是技能或體力都要有一定。從這次自己也好好學習了該如何好好當一位領隊,某部分真的要阿莎力要鐵血,每個人都開心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要不然只會變成自己對不起其他人,這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再次跟無法帶上山的夥伴說聲抱歉。
【路線】
|
經驗、知識跟登山技能不足者請勿進入 |
2 意見
Abbi Yi 學姊好:
回覆刪除我是第七屆小腳ㄚ學弟,想規劃4/29~30二天二夜依循妳的路線走。
但妳的軌跡檔只有D2營地到太平山遊客中心?
希望能請學姊能給予我D1見晴到營地的GPX,
感謝學姊
eddie你好,我已經將兩天都更新上去了,
回覆刪除後面路段頗有危險性,還有地圖判讀的能力,
確保安全裝備不可少,安全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