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森鐵。古魯探訪大元工作站,出翠峰湖之完美B計劃


2016 02/26(五)~02/28(日)
銀河森鐵。古魯探訪大元工作站,出翠峰湖之完美B計劃【緣由】
原本要去嵐山工作站,但因有夥伴過年時腳受傷,大夥希望能夠原班人馬一起去於是延期,提了兩條備案後最後由領隊定案,決定來到很難遇到人的大元工作站。

大元山不多人知道,可是如果說到太平山或翠峰湖,才知道位置大概在哪邊,更不要提大元工作站了。這條路線,其實在走完木瓜山之後,開始認識台灣森鐵時,無意間看到的一條路線,對於描述大元山工作站的種種讓人非常嚮往,雖然沿路鐵軌與索道都拆的乾乾淨淨,不留一點痕跡,但對於裡面所發過伐木時期的生活,都讓人想去一探究竟,很感謝這次夥伴願意跟我一來尋寶。

【關於大元山林場】
大元山林場是太平洋戰爭時,日人為了軍隊需求而開發建設的,由南邦林業公司(太魯閣山林場也是屬於南邦林業)1943年開始砍伐,主要以紅檜及扁柏為主,但因為使用的是人力、木馬道與手堆台車運材等方式,規模較小破壞力也相對小很多。當國民政府來台後,由林管局太平山林場接收,原是太平山分場的大元山,因為資源豐富逐漸獨立出來,並有自己單獨的運材路線。

林場主要是由兩條林道所環繞,緊鄰南澳北溪,其他數小支流源於銅山,靠近太平洋當東北季風順著山谷吹入內陸,氣候潮濕雨量豐富,利於紅檜與扁柏的生長,原本檜木與扁柏生長在2400公尺下,因為先天環境地形使得生長線下降至1000左右,這也說明為何大元山與周遭的太平山區,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林場資源,並且用水無虞,還可以育苗灌溉使用,每年雨量可以說是全台之盛。

林場運材路線,沿著蕃社坑溪而上,有8個聚落,由寒溪部落到海拔250公尺的「古魯」索道集材場聚落 → 「中間」索道聚落 → 「暗霧」索道聚落 → 「四公里」蹦蹦車聚落 → 「大元工作站」聚落 → 「翠峰」聚落(兩座索道) →「晴峰」聚落(兩座索道) → 「翠峰湖」聚落。

台灣林業所使用的運材方式與技術在大元山都有使用到,最關鍵與特別的是使用“索道運材”,其優點非常多,能將運材路線與時間有效縮短,卻無損產能,非常適合台灣的地形山勢,不需燃料、大量維修與保養,更不需要花大筆金額去建設鐵道。大元山工作站於民國63年裁撤,破壞的非常徹底,林區所生產的材積是木瓜山、林田山林場數十倍多,木頭非常優質沒有過多彎曲跟分枝,於是大片砍伐沒有擇伐,連台灣衫森林也盡數砍伐,更奇怪的是在裁撤後,所有鐵軌跟索道甚至連林區內殘存的樹頭、枯木都一一被盜取破壞完全不剩,更沒有像太平山那般留有遺跡文史,甚至是豐富的資料可供查詢,也增添更多對於這邊的想像。

想了解更豐富的山林伐木史,推薦閱讀
【紅檜、水鹿與獵人】有關百年來台灣的山林生態 - 蔡日興


【夥伴】
  共計 5男4女,共9人。
  老手新手比:9:0

  鼠叔(D1 嚮導A) / 瓜瓜(D1 嚮導B、入山申請) / 龍哥(D2 嚮導A)/ 豪哥(D2 嚮導B)
  豐賓(D3 嚮導A) / 摸摸(D3 嚮導B)/ 佳螢(總務、大廚、醫官)/ 裕淵(交通、大廚)
  阿比(領隊&紀錄)/ 阿良(安心留守人)

【困難度】★★★☆☆
  路徑崎嶇、凌亂或多叉路,需體力、步行技巧及(緊急)過夜裝備。(以登山補給站分類)

【交通】
  A點宜蘭寒溪部落進,B點太平山翠峰湖出。

【菜單】
  自備三天早午餐、兩晚團炊。

【參考紀錄】
2009 寒溪部落、十六分山、遭難山、翠峰湖縱走(週三隊)
2013 南澳大元山及大元國小懷舊之旅 (週三隊)
2015 林業哀歌。古魯林道探訪大元山工作站,縱走水源駐在所出翠峰湖

【預計行程】
02/26(五)寒溪國小過夜 C0。
02/27(六)古魯林道 → 大元警局 → 匯流口 → 十字鞍部 → 平元林道 → 大元國小 → 平元林道交叉口 C1
02/28(日)大元山 → 石壁水源處 → 平元林道 → 十六分山 → 1888峰 → 遭難山 → 遭難山下方鞍部紮營 C2
02/29(一)1921峰 → 平元林道 → 大崩壁 → 平元林道 → 翠峰湖環湖步道→ 停車場 C3

【實際行程】
02/26(五)寒溪國小過夜 C0。
02/27(六)古魯林道 → 大元警局 → 匯流口 → 十字鞍部 → 平元林道 → 午餐  → 平元林道交叉口 → 大元國小(住宿)C1。
02/28(日)大元國小 → 南澳北溪 → 亞普拉塞古道登山口 → 山毛櫸國家步道3.6k → 翠峰湖停車場。



02/26(五)傍晚陰雨,天氣稍冷。

◔ 20:00 八點台電大樓集合,夥伴龍頭來送行。
◔ 20:38 全員到齊,合照後出發。
◔ 22:49 便利商店補給。(到宜蘭羅東後,到達台七丙,接近宜33線公路,前後各有一個全家與7-11, 之後便再無任何商店可以補給。)
◔ 23:00 到達寒溪國小,環境乾淨廁所在一樓,大夥在走廊打地鋪過夜。

很強的隊友們,搭配後方傳統雜貨店的招牌超可愛

02/27(六)雨停,天氣不錯,午後陰冷。

◔ 05:00 起床,吃早餐。
◔ 06:12 從寒溪國小出發,沿著宜33線公路往內前進。

✍  寒溪,舊稱「寒死人溪」,旁邊的為番社坑溪,可在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上看到此標註,寒溪為早期泰雅南澳部落的塔貝賴社(Matsu Tobera)在古地圖上也可看見格勒亞賀社(Kurukeifu),與其他各社遷移標示。

翻拍自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 06:22 經過寒溪農場後,很快便車行至古魯林道車輛行進終點,藍色柵門口。

✍  寒溪農場正對岸的稜尾末端,是早期泰雅下山的物資交換所 Stayan 斯打洋駐在所,是蕃地寒溪道路的起迄點,從斯打洋駐在所到南澳泰雅流興社(Riohen),也是當時宜蘭廳長與南澳泰雅各社頭目「對話」的地點,現存還有些許遺址與日人留下的碗盤瓶罐。

◔ 06:37 海拔H260,整裝拍照,古魯林道口,出發。

✍  古魯,泰雅音爲「司達吉斯」,意為「雨滴之鄉」。
古魯林道全長28公里,可以通往翠峰湖,是昔日大元山林場的卡車運材道路,送至羅東林場。自從大元山林場裁撤後,古魯林道荒廢已久,經由各種風災與無人維修後,多處坍塌落石通行不易。
銀河森鐵團,趴兔!
◔ 06:54 海拔H295,林道叉路口,左二紅色柵欄禁止進入,但由此似乎可通往蕃社坑山,右邊直行為古魯林道。
旁邊鐵牌的彈孔,可能是獵人
◔ 06:57 海拔,遇第一小溪澗,上有廢棄水泥橋。
溪水很淺,安心渡過
◔ 07:06 海拔H359,遇第二小溪澗。
◔ 07:15 林道廢棄指標。
林道標誌區
◔ 07:18 已廢棄大元派出所,海拔H360,進入。
◔ 07:30 離開。
◔ 07:35 雙溪匯流口,海拔H390。前方遇左右叉路口,取左。

右手邊是往古魯林道的方向,雖然易行,但記錄顯示在接近古魯瀑布時將近100公尺處,因為風災而導致土石崩路,部分路基坍塌,需高繞在下切回到原路段,並且需繞一圈才能接到平元林道岔路口,因此我們選擇取左,直接經由獵徑登山口上至古魯鞍部(十字鞍部)。

✍  大元山主要林道有兩條:一為古魯林道:沿著蕃社坑溪,繞過古魯瀑布後接到古魯鞍部,鞍部可下切至南澳北溪河床,鞍部下方崩壁陡峭斷崖超過百米,需特別注意安全,到南澳北溪河床後,又有兩條路線可選擇,A線是在河床上行走,接至亞普拉塞古道登山口,B線可以接至水源山到銅山,早期的蕃地寒溪道路,沿途可以尋找日治時期駐在所)。另一條則是平元林道:(大都位於山腰處),林道頭尾都有接合,東北向是古魯鞍部,西南方則是翠峰湖望洋山,都位於南澳北溪流域內。

◔ 07:40 直行不久後遇到上頭書寫著“浪本”之大石,幾年前網路上的紀錄照“浪本”二字清晰有力,但今已經逐漸模糊,很想知道浪本的意思是什麼?是獵人的名字嗎?
浪本,不知道跟漢本的舊名-浪速有沒有關係
溪谷路徑變化大,因為風災或河道自然變遷的影響,只能隨時觀察,尋找安全可行的路徑即可,需左岸右岸的來回穿梭通過。
就這樣一群人在溪邊山谷穿梭,頗有氣勢
岸邊大小石塊分佈,紀錄上說有疊石,實在很難認的出來
每次看到人在大自然裡,就感覺好渺小
往左方岩石高繞
開始上溯後,溪谷地勢越收越窄,夥伴戲稱一開始大家就變成“激流勇士”了,涉水攀爬與高繞,有時還得從溪流正上方爬上穿越,偶而會因為激流的水花濺濕衣褲,注意濕滑、深潭跟過溪點。

◔ 08:14 高繞,遇到一處拉繩,但固定點不穩,不要施力拉此繩為佳。海拔H488。
這邊的拉繩盡量不要拉,固定點不穩。(也沒有好的固定點)
探訪好切路徑
◔ 08:54 遇到五米瀑布,海拔H548。
下方的深潭頗美的,夏天應該很棒
◔ 09:00 左側有一拉繩,往東可通往蕃社坑山,往南是通往古魯鞍部的獵徑登山口。
這邊有一拉繩
◔ 09:14 瀑布旁獵徑登山口。海拔H550。沿溪走不久後,會發現右手旁有一瀑布,仔細看會發現旁邊有條明顯的路徑往上爬升。可能因為風災豪雨,造成溪谷大小石塊與倒木不少,一不留意很容易錯過。由下往上看坡度還不小,爬坡時土石非常鬆動易滑,保持距離需非常注意安全。
找到獵徑登山口,站在對岸研究一下路況
◔ 09:36 沿路陡上,休息,海拔H673。
◔ 09:52 平台,休息,有一視野開闊處,能見度不錯,看的到遠方層層山巒後的羅東市區,海拔H727。
這邊可以遠眺羅東市區
◔ 10:38 到達古魯鞍部,海拔H895。

✍  古魯鞍部又稱十字路,此處就如其名十字路口,早期也是大元山林場運材卡車路分支之處,可以通往許多地點,東可往蕃社坑山,西北可通往平元林道,北可通往古魯林道,西北可下至獵徑登山口。
獵人與登山者
巧遇五位泰雅獵人來山上散步,閒聊下才知道他們比我們晚出發,並且是經由古魯林道上切到鞍部,雨鞋、簡易服裝與傳統背帶就這樣,腳程之輕快迅速,個性爽快幽默,還以為我們是大學生,讓大家都開心不已,互相寒暄後詢問彼此的目的地,獵人們來山上散步完就要回家吃午餐,我們說要去大元工作站經十六分山、遭難山出翠峰湖,他們疑惑去翠峰湖為何不下南澳北溪?果然獵人跟登山者的思維與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獵人們要以獵物多寡、快速以及好搬運獵物的路線為主,登山者大都以山頭為目的,這似乎也暗示大元山那邊連獵人都很少過去,沒有獵人的山區是怎麼樣的感覺呢?

想起林克孝,月光莎韻一書提過,在南澳山區獵人越走越淺,只邊山區就可以打到他們所需而且能揹負的獵物,深山的小徑日漸荒涼,動物與日俱增,山羌與山豬似乎越來越多,山豬很危險把它惹火了就不妙,所以沒有準備的獵人是不會單獨挑戰山豬的,更何況要把它背下山。禁止獵人打獵,就是保護山林嗎?愛護動物嗎?實在令人有點費解,自從走進了山林,發現好多好多的知識與技能,都是從獵人與原住民族的身上所學來,如果山區沒有了獵人,失去的與得到的又是些什麼呢?實在是很值得好好思考的一件事。

◔ 10:59 平元林道小溪溝旁午餐,海拔H972。
旁邊的溪溝水頗為清澈,但想到後來遇到死掉的山羌,應該是不同條溪溝吧?
◔ 11:42 午餐完畢,上切溪溝。
不仔細看,還真不確定一過小溪溝就要上切
◔ 11:45 上切溪溝至一半,一股腐臭味襲鼻而來,前方正是一隻跌落山谷摔死的山羌。
第一次看到野生不動的山羌
◔ 11:48 回至平元林道上,長滿芒草,沒多久後遇一小崩塌,稍微下切就能過。
沿路很明顯寬廣的卡車路,雖已荒廢多年,但仍然看的出早期砍伐的痕跡,砍伐不要的殘木四散,沿著山腰層層緩上,空氣陰冷中飄散著些許霧氣,原本只有幾隻在天空飛舞的烏鴉,突然成群出沒盤旋,空氣中夾雜著啊~啊~啊與翅膀不停拍動的聲音,為眼前殘敗遺棄的景色,遇見的生命都已消逝,帶來只有更是荒涼淒慘的蒼涼感,想像著以前一定是人來車往吵雜聲不斷,電鋸與樹木傾倒的巨大聲響交織,如今,偶有外來者無意間的驚擾,而那群數十隻大烏鴉的到來也似乎像是在對我們的抗議。
這裏的芒草又老又硬,手指被深深劃破一個傷口
平元林道崩塌的路段還真不少,大的崩塌連原本的路基都看不見,有的則是崩塌已久,長滿芒草
這時看見寬廣的南澳北溪,真的覺得很有氣勢
◔ 12:01 不久後前方開闊處,看到南澳北溪寬廣的溪床,以及完全沒有人工建築穿插,翠綠層疊的山巒,大到會讓你誤以為,這個世界上似乎只剩下我們。

✍  平元林道又稱卡車路(獵人大哥也是這麼稱呼它),用於卡車運材所用,聽說之前規劃是希望伐木結束後,開發成觀光模式,一路從翠峰湖通往古魯通終至羅東,1988年前還通行無阻,但因為有些路段位於峭壁山峰處,容易遭遇土石坍塌,之後便再也無法行車。

平元林道會經過「古魯」索道與「中間」索道聚落,但沒有與蹦蹦車鐵路線遇到,蹦蹦車鐵道線位於平元林道下方,從「暗霧」索道處接四公里聚落到大元工作聚落,但是暗霧到四公里已經崩塌,也有人從平元林道下切至四公里聚落,尋訪殘存的聚落遺跡與鐵軌,行走至大元工作聚落。

◔ 13:07 沿途共會經過三次獵寮與兩個水源處,還有一處被沖刷崩塌後的瘦稜與幾處高繞與芒草群,但沒有特意紀錄。最後一獵寮石縫處取水,晚上團炊每人公水一升。
天空飄下霧雨,石縫中滲出不少乾淨的水源
◔ 14:04 開闊林道處,周圍種滿整齊的柳杉林,感覺岔路口快到了。
整齊的柳衫林
◔ 14:07 果然就在前方不遠處,大家討論後,決定到大元國小夜宿,這時我們分成兩隊,龍哥跟豪哥放下大包,帶著無線電前往大元山山頂後,返回大元國小與我們會合,其他夥伴往下先去大元工作站尋寶。
兩位漢子要上大元山頂,聽說山頂很多被砍伐後殘留的樹頭
在往下尋找大元工作站時,雖然是依著路條所在位置,離開林道後往著稜線下,卻沒有紀錄所說的沒幾分鐘就看到“中央大道”,往西越過乾溪溝尋找位置仍然沒有任何遺跡,一番尋找判圖對照後,越回乾溪溝回到東邊,看到遺跡後確認中央大道就在不遠處,花了近一小時。

回來後,對照地圖產生器跟我們的航跡,發現也許應該在快到路條前就直下,因為是一片寬稜又因為有路條,所以容易就直接沿著乾溪溝旁往下,太往西邊了以至於錯失,可能是因為有明顯的路條跟紀錄,於是就大意了,謹記。

◔ 14:58 大元工作站,苗圃水管遺跡。
不知苗圃的水管是從哪邊接過來?應該是高處
切回中央大道的大家
✍  大元山工作站聚落是大元山林場的行政中心,在海拔1100公尺上下,擁有行政指揮、員工子女教育、醫療住宿跟育苗的多樣功能,高階主管辦公室、事務所、派出所,甚至還有澡堂、食堂等等,是大元山聚落裡最特別,重要的地方,林場內沒有另外聚落擁有此功能。

◔ 15:08 往下走沒多,開始發現明顯階梯,像是規劃非常有順序條理的梯田般,一一整齊分佈,每一排平地前方都有用頁岩排列整齊的擋土牆做分隔,中間則是有樓梯作為主要行進動線,最下方通過紅色鐵製門口,就是大元國小了。
超可愛的螢螢,站在兩旁種植整齊樹木的中央大道上

由上往下走中央大道依序的建築遺跡:

苗圃工寮
第一層:左 - 苗圃員工宿舍
第二層:右 - 凹字型招待所。            左 - 員工宿舍
第三層:右 - 分場長宿舍。                左 - 員工宿舍、豆漿店
第四層:右 - 大元山事務所。            左 - 派出所、員工宿舍 、食堂

事務所跟派出所前方有明顯整齊的堆石牆,下方便是蹦蹦車鐵軌路,從四公里聚落,將大元山工作站聚落中間攔腰穿過,前往7號坑索道聚落。

第五層:右 - 醫務所。                        左 - 員工澡堂、員工宿舍
第六層:右 - 大禮堂、員工宿舍。    左 - 學生宿舍
第七層:右 - 新教室。                        左 - 校長宿舍、員工宿舍
第八層:右 - 舊教堂
招待所前的空地,放在檜木澡盆
事務所,旁邊的大樹很驚人
聽說文創商店在賣這種隘子,還不便宜
只要木頭所建造的,一沒有人居住維修,在潮濕的環境下,崩壞的特別快
應該是廚房來著
醫務室的藥罐
大元國小
1952年 成立寒溪國小分班。
1954年 設立寒溪分校。
1956年 升為國民小學。
1964年 新建鋼筋混泥土教室,三隔間,供低年級使用。
大元國小的校友曾經一起相聚,回來過母校
民國41年設立大元國小,學生多是林場內員工的子女,最遠有索道起始點的古魯,與翠峰、晴峰等學童,常常得搭乘索道再換蹦蹦車來學校,所以除了家住大元工作站與四公里之外,其他學生必須住宿。就讀學校的林場子女,大多家境清苦,晚上最常聽到的是莫式樹蛙、蟲鳴聲以及南澳北溪的水聲,雖然只有17年校史,學生僅僅有150名,但在艱困貧苦的環境中卻在日後出現許多位傑出的校友,實在非常特別。

大元國小蓋在易碎頁岩地質上容易滑動,時常需要學生搬運石塊填補操場,操場數次變成危險斷崖塌陷地形,檜木教室變成危樓後來拆除。民國52年建立一層樓鋼筋混凝土教室,共有三間供低年級使用與放置麵粉與堆放食材使用,檜木教室則是高年級使用。上課路途遙遠,因此學校採取上課兩週,放假三天的規定,有時候路段崩塌,要數個月才能恢復上課,學校地處偏僻深山,當時還必須辦理甲種入山證才能進入上課,鮮少合格師資願意來此教書,因此老師多是外省籍退役軍人。


之前看幾年前的紀錄照片,上方的“學”字還未掉,這次已經掉下,還是龍哥找到它
完全就像小學生來著
以前小朋友都要經過這個大門來上課
到了大元國小鋼筋水泥校舍
國小裡面的空間
只要是以前伐木區的場子,幾乎都有這塊告示牌
我們似乎也化身為小學生了
如果教室的窗外是這樣的風景,實在很特別
老師,他們談戀愛!!XD
還特別印製出來大元工作站內的屋舍配置圖,想來現場一一對照
從遠方拍攝在樹林內的教室,好蒼涼的感覺
雖然是鋼筋混泥土所蓋的教室,但其實也已經慢慢傾斜,像是地震後的感覺,建築物本體龜裂歪斜,應該是地質滑動的關係,如果是山下可能已經被當起危樓,但在山上卻是遮風避雨的好所在。我們選擇了最靠南邊的教室住宿,因為地板龜裂的痕跡較不嚴重,豐賓想到使用掉落的松樹支拿來充當掃把,果然不錯用掃得非常乾淨,將空間稍稍規劃,大部分睡覺、小部分炊煮跟生營火。

正在將地上灰塵掃除乾淨
Couple組煮晚餐
這一組則是老人復健舒緩區,旁邊是瓜瓜護士
搭配有機蔬菜煮的麵條,拌點滷肉非常好吃,感謝螢螢裕淵大廚
晚上大家吃飽喝飽也烤好營火,躺在睡袋內討論明後天的行程。其實這趟行程,在出發前查詢紀錄與地圖時有點擔憂,因為在第二第三天有太多未知路況,例如:從大元山到十六分山沒有航跡,之前走過的隊伍紀錄都是走平元林道切到十六分山,從十六分山到遭難山之間行走的時間很長,甚至迫降在遭難山之前。第三天不出翠峰湖,因為那邊有大大小小的崩壁,打算出遭難山登山口,但那段路也頗難纏,所以讓我們有點猶豫,尤其又在沒有預備天的狀況下,還有今晚是住宿在大元國小,也代表著隔天的行進時間勢必要增加,尤其是大元山區電話沒有任何收訊,無法及時跟留守人報備,若是迫降更沒有把握第三天時間足夠走出去,在種種考量下我這個領隊開始兩難。

本來早早躺下的龍哥突然開口說話,說到:既然大家覺得擔憂,那就更改路線吧,反正他的GPS有下載另條路線,是走南澳北溪上亞普拉塞出翠峰湖,一天就可以走完。龍哥的提議一說完,心裡像放下了顆大石安心許多,也讓我知道自己準備的不夠充分,作為領隊實在失職著實地上了一課。龍哥一說完,大家也都覺得不錯贊同,我回應了沒幾句話,安心的力馬睡著。

半夜,突然被台語說話聲驚醒,原來是無線電的聲音,問問隔壁的鼠叔,鼠叔說不可能呀,他關開關了?但的確是從他的無線電發出聲音的,而且很明顯是操著台語聲,並且跟其他人在對話的感覺,看看手錶明明是凌晨兩點多,心想這聲音到底哪來的?是山老鼠嗎?也不無可能,曾在網路上看到山友遇到山老鼠的過程,實在非常危險,既然喜歡走森鐵路線,也不是沒有可能遇到,下次來找找遇到山老鼠的自救法好了。關掉無線電在一片寂靜後,遠方山區傳來山羌有頻率細微的吠聲,距離感覺很遠,看著傾斜的屋舍,心中有點不安無法入睡,等到第二隻山羌吠完後,勉強爬起卻也不敢走遠的上完廁所後,趕緊回到睡袋內,這時已經凌晨三點多了,好不容易入睡。

結果是隔天大家一起睡過頭,5:40才起床,不知道是因為改路線後大家過於開心睡得很熟,還是什麼原因,總之,很少在山上睡得如此不安穩又睡過頭了。

02/28(日)雨停,天氣不錯稍有陽光。

◔ 05:40 被隔壁鼠叔搖醒,全體一起熟睡過頭,手錶的鬧鐘居然沒叫。
◔ 06:58 吃完早餐,整裝完畢,嚮導們聚在一起討論今日路線。
摸摸很貼心的協助大家,將龍哥GPS下載的路線用藍芽傳輸到其他人的GPS內。
更改第二天路線,嚮導們正在認真了解路線
 ◔ 07:06 出發,跟大元國小說掰掰。
要跟大元國小說再見了,這棟建築物不知道還能佇立多久?
中央大道延伸到教室前方平台不久後,就回歸到原本的山路,原本是想沿著稜尾下,但龍哥覺得路線過於陡滑,想另尋其他安全路徑,於是將路線偏西向,最後從沿著溪溝下至南澳北溪,因為兩邊的稜線都過於陡滑,於是選擇沿著溪溝下。

◔ 07:35 豪哥前往旁邊的稜尾探路,發現是斷稜更加危險,於是龍哥選擇由溪溝下切。
溪溝上方無水,但石頭易碎容易往下滾動,於是彼此間保持一小段距離輪流往下
峰賓與摸摸原本還是沿著不遠處的稜尾下,試著想找更安全的路段,後來切至乾溪溝與我們會合
大元山林場的地質是由由頁岩及火成岩構成,經雨水沖刷更加脆弱
◔ 07:50 下到暱稱飛機場的南澳北溪河床,海拔H857。
遠眺南澳北溪覺得很寬闊,近距離接觸後覺更加壯闊
✍  南澳北溪是大南澳溪之支流,長度約 31.6公里,與南澳南溪在南澳橋下游會合,流入太平洋
在大自然裡,人類是何其渺小呀?
鼠叔後方是我們下來的溪溝登山口,溪水在接近下游時才出現
◔ 07:53 整裝定位後,繼續往前行。
龍哥跟瓜,確認我們下來的溪溝在何處
◔ 08:07 過溪,海拔H840。水位看起來不深,龍哥本想堆石讓大家通過,但部分地方還是過深,於是大家脫掉襪子、鞋墊,拉高褲管穿上雨鞋過溪,還好有脫襪子,因為溪流撞擊雨鞋所激起的水花,還是會灌進雨鞋內。(建議不要光腳過溪,腳容易受傷或是被溪底石頭按摩的很痛)

龍哥與豪哥在疊石想讓大家方便通過
◔ 08:18 南澳北溪紮營地,海拔H837。在此整理一下裝備,擦乾腳穿回襪子,等等還有好長一段溪床需要行走。
南澳北溪營地,不少隊伍直接在這邊夜宿,還看過20多人的隊伍紀錄
將襪子穿回,整理好裝備,我們將行走在這偌大的南澳北溪河床上了
◔ 08:37 離開,沿著此營地的稜線往南。
一路上都覺得兩側的山腰上似乎有林道開發過的痕跡與路線,甚至還有倒塌的工寮,但地圖上卻沒有找到標示,加上溪床上的植栽整齊的樹林,更是有開發過的人為跡象,讓人很疑惑?
以為河床海拔較低,從南澳北溪營地開始海拔就有840了
看到右手邊的山坡上,有工寮的地基被掏空整座崩塌,就可以想像水量大的時候的驚人景象
也能看見樹木的底盤沙土掏空後,整個崩塌掉落,旁邊看起來像是人造林,應該有林道的感覺?
往銅山方向,看到數支大大小小溪流,河床都有礦物質的殘留
等待後方夥伴中
◔ 09:24 繞過964峰稜尾,過溪,溪水頗為湍急。豐濱從原本的右岸淺灘往前探路,其他夥伴脫好襪子亦步亦趨的謹慎過溪,深怕全濕。
此處溪流需過小灣,因此湍急切割的較深,對岸的痕跡可能是水量大時的沖刷結果
大家脫下襪子拿掉鞋墊,穿上雨鞋,謹慎過溪。豐賓從摸摸(紅衣)那邊探路過去,可以不用過溪
過溪後,豐賓已在前方等待大夥,不過前方步行沒多久沒路,得從左岸過溪至右岸,因為過溪點不確定,豐賓在溪床上協助大家,大家需要背重裝用跳的方式過去,看著湍急稍微有深的溪水,還真怕萬不小心掉入水底,一跳過去便會立即被扶住,踩點也完全沒問題,果然還是一種未知使的心理懼怕。

◔ 09:47 繞出北向稜線後,視野立即開闊,看到緩緩遠遠上坡的溪床,讓人有點驚嘆眼前所見的自然景觀。
繞過一處,頓時視野開闊,從來沒想過在溪床上爬山的。好遠好高呀。XD
◔ 09:55 第三次過溪,小溪。
◔ 10:16 休息,到達溪床上一處看似是植樹育苗過後的三角沙洲,樹木根部經由溪水沖刷,感覺早已枯死,由此開始要注意沿途溪床看似寬廣,但其實都沒有水源,還好在前方巧遇伏流小溪水源。
到達溪床上一三角洲處休息,溪床上很多一塊一塊這樣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曾經有植樹過?
龍哥、豪哥、瓜瓜,安心能力棒棒的好夥伴
◔ 10:44 遇小溪活水伏流,午餐,水質乾淨還有蝌蚪泡澡,海拔H1043。陽光露臉有點炎熱。

選擇此一路線,在水源的掌握上也是非常沒有把握,雖然是走在溪床,但最後還是要往上爬升,因為是臨時改變路線,於是也無法先閱讀記錄哪邊是最後水源處,何時背水,要背多少水,真的很難判定。

吃飯時忘記拍溪流跟小蝌蚪了,有陽光很舒適的午餐地點
◔ 11:50 用餐完畢,離開。

熱水裝滿保溫瓶,身上還背了3升多的水,因為不確定前方是否還有水源,夥伴沒水我也能多分一些出來,就這樣一路像是重裝訓練般,背了快4升的水,走在緩升的溪床上,溪床看似平緩,也是有高高低低需要穿梭。
沿途很多一塊塊這樣的三角洲,樹木長得都很整齊,但感覺都死掉了
一般都覺得溪床很平緩,但其實高高低低不少落差,還背重水一直上坡,雨鞋踢石頭也是頗累
◔ 12:23 最後水源處,很小的水窟感覺是伏流,海拔H1226。座標314259/271244
終於到達登山口附近,小休找路中,鼠叔挺著大肚一路走來,也是累了
正在確認古道登山口位置
◔ 12:28 亞普拉塞古道登山口,海拔H1238。
需越過三角洲後,看見右手邊有一條東北向的稜線,登山口就在附近。
還好不是夏天,夏天走這段3.5k的溪床,爬升近400,應該會中暑...
登山口要越過一小段三角洲才可以看見,像是溪床分支
亞普拉塞登山口有兩處路條,稍微前方的是林管處路條,較不好走,後面沒多久路線會會合。很像魔戒入口

✍  亞普拉塞(日人稱野夫良塞)在泰雅語中,不是山頭的名稱,Yan 是指「下坡」之意,Purasai是指「那個地方」,位於現今山毛櫸國家步道最後展望點(1806峰 312980/ 2711414)兩則的小鞍部,展望點東側的鞍部是流興社所屬的亞普拉塞,西側的小鞍部則是屬於哈卡巴里斯、塔貝賴與格勒亞賀社的亞普拉塞,直線距離不到五百公尺,路程約20分鐘左右。

流興社-寒溪
流興社人使用,由蕃社坑到流興社的路線,由流興社往北,沿矢櫃山、雅音山東側而行,以南應該與蕃地寒溪道路相同,但流興社人並未沿稜直行,而是趨近亞普拉塞前越過鞍部(可能是從銅山轉往亞普拉塞),直下南澳北溪上游wuwan後在沿溪下行,越過古魯鞍部東側,再下蕃社坑溪到達斯打洋駐在所,出小南澳、叭哩沙平原地區。

哈卡巴里斯社-寒溪
主要是由塔貝賴、哈卡巴里斯及格勒亞賀等三社人所使用,此路線為日人野呂寧所說,由蕃社坑經亞普拉塞西側至塔貝賴社的路線,因為這三社夾在流興西嶼莫很溪之間,地勢上相當孤立遷社也較早,日人只有在流興至哈卡巴里斯間設有電話線路,警備道僅開至流興社西側布蕭丸溪底,並沒有通達塔、哈、格這三社(三社人有高度的相同血緣)。

先前提到過的蕃地寒溪警備道路,其實跟我們走的路線不一樣,為什麼呢?

蕃地寒溪道路屬於第三代日本路,點在於貫穿南澳山區的中央,北端以冬山鄉大進村為起點,行經今大同鄉寒溪村,再沿羅東溪上游進入山區越嶺至南澳北溪,過溪後即為山腳警官駐在所,警備道由駐在所旁山腹斜斜往南,途中經過二水、水源、山淑、銅山、雅音、矢櫃、望洋(後改稱朝日,Asahi)等駐在所,至月桃駐在所與武塔道路主線「南線」相接,續往南行不久,便至終點流興社,全長共約38公里。現今警備道路上的駐在所過銅山後,被古魯林道破壞得很厲害,但林道狀況似乎還不錯,除了山椒駐在所南側有大崩壁之外。

日人興建目的為:一、日人認為可以加速泰雅族人「進化」:二、調整山地警備機關配置:三、各種山地事業彭博發展(伐木、樟腦、礦業等),也是日人開鑿通往南澳山區的第一條正式官道,寬度約4尺,以便於轎子通行為考量。

泰雅族人為了到平地交換物資,當然要選擇較為快速好走的路線,於是選擇下到南澳北溪行走,因為目的的不同,所以選擇的路段也不同。在翻閱資料時,看到一段很有趣的描述,當泰雅族人走不動時,泰雅族的老人就會告訴他們:快到了,只要一個呼吸就到了。

◔ 13:52 休息,海拔H1420。沿途陡上,從瘦稜開始攀爬,前端路徑較為危險,常在邊坡上,需要雙手抓住樹根往上,時而有枯木ˋ小心不要誤抓。
很多在邊坡的路徑,偶而有拉繩,但還是頗危險,多注意安全
一路上腹地較大可以安全休息的地方不多,這處算是不錯的
大休,背一堆水上攀蠻累的,確定不擔心水源後,開始泡茶洗手盡情享用
◔ 14:45 大休,海拔H1525。開始看到不輸南北大武的山林美景,身上的飲水跟糧食全都拿出來暢快享用。
山毛櫸樹木群真的非常美麗,在雲霧中的山頭,像一座座無人小島
給留守人的簡訊也在攀爬途中送出,大夥提到也許今晚紮營翠峰湖,明天一早請司機大哥來接我們下山,多賺一天假期好好休息。

◔ 16:18 到達山毛櫸國家步道3.6K處,海拔H1779。

再次聯絡司機大哥,詢問是否能今晚來接我們,預估可以在天黑之前出至翠峰胡停車場,司機大哥人非常好,一口答應,立馬從台北出發。
不遠處是山毛櫸國家步道終點處
 從山毛櫸步道出發,出至翠峰湖。
◔ 16:36 山毛櫸國家步道終點 3.7k。
很高興有機會跟這麼棒的夥伴們爬山,因為有你們,我的登山能力跟視野才越來越有進步。 
雖然山毛櫸步道後段上坡不斷,但風景真的好美。(不過細想,也許這張照片芒草的位置,以前都是大樹)
前段路徑平緩宜人,風景也好,以前也是運材道路喔
夜晚的翠峰山屋,好華麗溫暖的感覺但不是我們的目的地。XD
◔ 17:00 離開,從山毛櫸國家步道終點 3.7k出發到入口。
山毛櫸步道其實蠻好走的,但因爲從早上的溪床跋涉到直陡上山毛櫸步道,體力有一定的消耗,後段的山毛櫸步道必須先爬升一才會慢慢接近平緩路段,所以後面看到上坡階梯還真是覺得有點累,上坡別再來了。

◔ 18:17 山毛櫸國家步道入口處,剛好天黑。
◔ 19:26 翠峰湖停車場廁所,換好衣服。
一入夜,翠峰湖氣溫降的很快,換完衣服後喝了一杯瓜瓜溫熱好薑茶,整個身體都暖了起來,大家一邊等銀河列車來到,一邊欣賞翠峰湖晚上的星空,夜空中整片滿滿的星星,豐賓指出哪邊是仙后座、哪邊是獵戶座,這一片星空,為這趟銀河森鐵寫下最美好的Ending。

果然是銀河森鐵呀
* 翠峰湖收訊不好,必須走到翠峰山屋上面的停車場才有收訊。

* 從土場到太平林道約24k,轉進翠峰林道(平元林道)16.5k處,才會到翠峰湖,須現場辦理乙種入山證,還有特別的管制時段。

【後記】
自己踏入山林的時間不算長,自從參加完登山訓練這兩年,才開始密集爬山,學習登山技能與知識,每次上山都是學習,感謝有很好的夥伴讓我慢慢成長刺激學習,就像當領隊這件事,我還一整個很菜,但因為有太多想去的地方,唯有自己開團強迫學習,才能去到心目中嚮往的地方,他們大都是能力比我強很多的夥伴,有時侯真是不好意思,所以很感激夥伴的體諒與協助,我會越變越強的!(握拳)。

雖然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似乎逐漸找到一些方向,也覺得路線的困難辛苦,不是爬山的優先考慮因素,而是那個地方的文化跟歷史,讓人怎麼樣都想去一探究竟,排除萬難,就是想去一探,回來後又得花上好多時間,閱讀歷史跟資料,好好地將當時跟過去歷史慢慢揉和,寫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段獨特旅程,這種感覺還真不錯。

對於森鐵的喜愛,是走過木瓜山的哈崙山鐵索道段時所引發出來的,深深感覺台灣有太多太多需要耕耘發掘的過去,那些是如此精彩豐富與迷人,查閱古地圖、歷史與研究資料,都非常非常有趣,於是想試著多了解這部分的歷史跟文化,所以在寫紀錄上時,比較偏向現有路況與歷史文化部分,越查越激發出對於古道、原住民文化還有動植物生態的興趣,台灣的山林呀,真是怎麼挖掘也挖掘不完,如果能為台灣的歷史、環境等等好好的深入探訪跟紀錄,應該也為這片土地的一些小小貢獻吧。


紀錄中所參考的資料

部落知識、泰雅記憶與古道研究--以宜蘭泰雅古道與日治殖民山徑為例 by 廖英杰
族群、歷史與林業― 太平山山毛櫸國家步道人文紀事 by 廖英杰
宜蘭縣大元山林場運材路線與聚落關係之研究四章節 by 羅元佑&黃士娟
大元山森林開發史
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航跡

寒溪古魯到大元工作站
大元工作站下南澳北溪出翠峰湖

6 意見

  1. 連這個也可以扯到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的對比,真他嗎夠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刻意去對比嗎?不就寫出那個時期發生了什麼事,這麼激烈的反應也太奇怪了?

      刪除
  2. 翠峰湖裡頭是禁止炊煮的喔
    裡頭有告示牌

    回覆刪除
  3. 匿名你好:
    因為當時天色已黑,又是臨時決定從這邊出來,
    所以沒有事先查詢,謝謝你的提醒。

    回覆刪除
  4. 你們好棒,照片風格質樸人文與自然的美兼俱,人物則是可愛的如同大學生一樣啊!

    回覆刪除
  5. 早期救國團寒暑假有這項活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