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革命 & 關於古巴 & 關於切.格瓦拉...
這是一篇很不格瓦拉的卻很古巴的文章,怎麼說呢?因為我並不是格瓦拉的忠實粉絲,先前也並不了解他,所以更確切的說來,真正讓我著迷的則是“古巴”這個國家,還記得當初對於古巴有較深入的了解,是去參加兩廳院黑盒子講座音樂會-古巴,由大大樹的鍾適芳、建築師阮慶岳、教授馮建三,三人主講,已經是2007年的事情了內容已經有些許遺忘了,但這次的講座讓我非常感動與記憶深刻,是以樂士浮生錄這部電影為主,非常推薦這部電影,而且是由溫德斯 Wilhelm Ernst Wenders 所拍攝的,電影一開場就非常感動,每位樂手的生命與歌聲,皆讓人無法忘懷,藉由這部電影,認識這座被美國經濟封鎖已久的島國。
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這是一群年紀都大約將近九十歲的樂手、歌手、鋼琴溼,他們擁有很棒的才華,很多從年輕就開始參加樂團表演,無奈局勢與生活的變化,使得他們逐漸凋零,才華無法盡情的展現,直到溫德斯的這部片,使得他們重新讓世界所認識,也讓全世界重新發現古巴,但也因為這群古巴樂手年歲已大,既2003年鋼琴師 Ruben Gonzalez 以及吉他手 Compay segundo 過世後,2005年 Ibrahim Ferrer也相繼逝世了。
Ibrahim Ferrer & Omara Portuondo 正在合唱。
我愛Ruben的一雙大手,尤其喜歡他一邊彈琴,身邊的孩子快樂的跳著舞,我覺得那是音樂最真摯的一面。
這是一場非常棒的講座,並且搭配大竹研的表演,將古巴曲風的音樂稍作改編,一只樂器,一人獨奏,聽的非常過癮。而講者也非常的棒,讓我真正感受到古巴的音樂,人民真實的生活,古巴現在的局勢,也因此對於古巴這個地方有著莫名的憧憬與想像,對照在學學工頭堅的講解,真的天差地遠。(原本寫了一篇罵學學很爛的夏日影展,為了不破壞版面氣氛而放棄,但還是想強調,想去學學參加任何活動的朋友們,請三思,錢很不好賺呀。)
前陣子,出了一本關於古巴的書籍「敲打天堂的門。古巴」
毫不猶豫的將它買回家認真的拜讀(其實也是因為封面設計的很不錯),這是一本很確實介紹古巴現況、過去與將來的書籍,並非旅遊書,而是兩位香港女性長期在古巴生活,所看,所感受的一本古巴生活的紀實書籍。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在資本主義下的我們,究竟是否真正的民主、自由,而非只是被另一種以權勢資本所控制。
其中有幾段話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古巴政府深信,建立人的知識與能力是社會的根本。古巴把30%的政府開支用在教育發展上:古巴的社會與人民發展成就領先所有拉美國家,可以與歐美發達國家媲美。在衛生健康方面,兒童夭折率是0.53%,宏都拉斯則是3.2%。人民平均壽命75.7歲,對比美國76.7差不了多少。每千人之中就有5.8個醫生,相對富裕的加拿大只有2.1個。教育方面,成人文盲率只有2%,每十人中就有一個古巴人有大專學歷,兒童入學率是100%。古巴沒有童工,相對於尼加拉瓜為數達二十三萬的童工,以及多明尼加共和國13%的兒童失學率,這個成績讓人敬重。』
『古巴眼下有數不完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叫好多人難以忍受,也慢慢消磨了無論是老是少,無論是革命是不革命的人的意志。』
「到過古巴的人,准會愛上它,但你會慶幸,你不用住在古巴。」
古巴是革命的、社會主義的,與中國與蘇俄的共產主義絕不相同,朱天心曾經說過:「共產是一種理想,它的辦法卻不符合人性。」我想我是贊同的,但社會主義是否能以一種理想國的姿態實際的施行,我很期待,也想看看當初切革命失敗,命喪黃泉的玻利維亞,是否能在莫拉雷斯的帶領,一步步前往,古巴的社會主義改革之路呢?
以上是個人的粗淺了解,如有錯誤,煩請指證。(這篇寫的非常戰戰競競,都快吐半缸的血了。所以多多見諒吧)
下一篇就來聊聊我感受到的切.格瓦拉..
0 意見